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躁狂抑郁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躁狂抑郁症简称为躁郁症,也有人称为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种以情感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

可在同一病人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缓解性,间歇期病人精神活动完全正常,一般不表现人格缺损。伴有行为及思维的障碍。其情感改变的特点为过度的情感高涨或过度的低落,其思维和行为随之相应地改变,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易被人们所理解;因此常常易感染别人,即在旁的人常易被病人的情绪和行为所感动。该病发病期间表现情感高涨时称为躁狂,表现为情感低落时称为抑郁。这类病人在一生中可以反复多次发作,两次发作之间谓之间歇期。此时病人的精神状态完全恢复正常。其反复发病的形式可以每次都为躁狂,也可每次都为抑郁,也可有躁狂抑郁两种形式不规则的交替发作。这种病人大多数多次反复发作,少数一生只发作一次。有些病人从年轻到老年可有10多次发作,但虽然多次发病,病后其精神状态却很少变为衰退。

简介首次发病多在16-30岁之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躁狂症的典型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敏捷和言语动作增多。而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与躁狂症相反,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及言语动作减少。躁狂期的患者要居住在安静的环境中,适当引导进行简单的活动,避免与之正面冲突。

此病大多于青壮年开始,在常见的精神疾病中其发病率较精神分裂症低,每次的病程一般为2~6个月。在患病期间不但影响病人的劳动力而且给其亲人的精神及生活带来了负担,经常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病程时间也越长,遇上年老体弱时也常易迁延为慢性。例如我们遇见过一位男性熨衣工人,从19岁第一次发病后到60岁时共发病19次,几乎平均每两年患一次病,每次约3个月到半年,每次发作形式均为躁狂,仅有一次为不典型的轻性抑郁。间歇期工作得很好,常被评为工厂的先进工作者。后追踪他60岁以后因年老体弱,发病后逐渐转为慢性,多年未见缓解。该病目前病因未明,故应着重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

抑郁症有什么症状表现抑郁症从心理学上来说,属于心境障碍,在广义上属于精神类疾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

抑郁症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失去亲人、现实刺激、人生经历、性格因素、情感困扰、工作压力、生活变化等等。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的行为,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比例为15%,属于自杀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也是自杀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

【1、思考模式】:讨厌明亮的场所、害怕与人群接触、认为“一定会失败”、任何事都觉得是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才没生什么病”。

【2、人际关系】:不想和他人交谈、动不动就抓狂、无法信任亲朋好友、与大伙儿格格不入、把自己的问题归咎给别人、无法跟得上大家。抑郁症患者大多不想和人会面。

【3、个性特征】:不达完美便耿耿于怀、责任感变强、常为小事动怒、无法表达本身情绪、眼里只有“出人头地”。陷入抑郁的人,或许就像是那些总是全力以赴、无时无刻都提醒自己“加油、加油”的运动选手。

【4、企图心或举止】:活力与企图心难以涌现、早上欲振乏力、总是焦虑不安、在房里老静不下来、整个人变得紧张兮兮、忍不住顺手牵羊等。“刚开始是早上起床时,觉得身体像铅块一样重,后来那种感觉逐渐转变成倦怠感。

【5、身体状况】:食欲不振、睡眠品质低落、颈肩僵硬酸痛、食不下咽、容易掉发、忽瘦忽胖、无法从睡眠状态清醒过来、持续头痛等。一年内体重减少五公斤以上,或因此出现情绪异常波动,又或者是一周内体重减少一公斤以上,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也会大为提升。

【6、情绪状态】:心情沮丧、焦虑暴躁,心神不宁、脑中充塞负面想法、无力感、季节转换之际病奄奄、萎靡不振。许多抑郁症患者上午的情绪特别恶劣,不到下午2点以后爬不起来,一整天的肾上腺皮脂素分泌都很旺盛。命令贺尔蒙进行分泌的脑部视床下部或大脑边缘系统机能混乱。2

病理西医病因病理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尚未阐明,可能与遗传、生化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

⒈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于本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其证据是:

⑴情感性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同胞手足及子女)终身患病几率是12%~15%,远高于一般人群(1%~2%)。

⑵情感性障碍者的单卵双生子(MZ)的同病率为67%(46对),双卵双生子(DZ)同病率为14%(276对)。另有12对分别抚养的.MZ其同病率高达65%。寄子研究也证明遗传因素的影响明显高于环境影响。但就目前资料来看,情感性障碍与遗传有关,但无足够证据说明其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⒉心理社会因素现在研究业已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不仅与神经症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关,而且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例如Paykel指出:在既往6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抑郁症发病危险增高6倍,自杀的危险性增高7倍。而且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有关,在经受严重威胁个人安全生活事件的一年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较常人为高。

至于认为情感性障碍的先天素质是受到童年期的某种特殊遭遇或经历的影响或改变,并无足够的证据;现在看来,此因果关系尚难定论。至于童年期与双亲关系与本症发病有何关系,也难以肯定。

⒊情感性障碍的神经生化研究

⑴单胺类神经介质:对情感性障碍的单胺类神经介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去甲肾上腺素(NE)及5一HT进行的。

①NE:有较多报道提出:双相抑郁症病人尿中NE代谢产物MHPG排泄量在抑郁时减低,而躁狂时升高。经抗抑郁药治疗缓解的病人尿MHPG量回升。单相抑郁症病人尿MHPG排泄量差别很大,其中明显降低者,可能一部分最终属于双相障碍,尽管到目前为止尚无躁狂发作。

②5一HT:抑郁症5一HT功能不足表现在脑脊液(CSF)中5一HT代谢产物5一HIAA水平减低的报道较多。CSF中5一HT的水平与自杀、自杀企图及攻击行为呈负相关。近年来季节性抑郁症引起人们的重视。冬季抑郁症发作伴随CSF中5一HT、5一HTAA的减低。受体研究发现:抗抑郁药与5一HT2受体关系密切。长期用抗抑郁药可使突触后5一HT2:受体数下降。同时还发现抑郁症病人血小板5一HT摄取功能受点的密度下降。

⒋有关情感性障碍的其他研究

⑴内分泌病因说:由于某些内分泌疾病之后可出现抑郁或躁狂症状如库欣(Cushing)病、艾迪生病及甲亢等,而抑郁症病人可以有某些内分泌的异常,月经前、绝经期及分娩后的抑郁症可能与内分泌变化有关;因此有人提出情感性障碍的内分泌病因说。但大量的研究不能证实此假说。关于其他躯体疾病,也只能作为本症发生的诱因或促因。

⑵水与电解质的异常:有人报道:躁狂症或抑郁症均有细胞内钠增多,有人称红细胞内的钠、钾、ATP酶发生变化。但这些发现均不能阐明本病的病因。

⑶电生理学研究:虽有异常发现,如抑郁症睡眠脑电图可有总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多、眼陕动睡眠(REM)潜伏期缩短、非REM睡眠第一期增加及三、四期减少等等,但尚不能作为病因学说。

4)脑血流研究:结果颇不一致,PET研究进行的例数过少,且均无肯定的结果。

⑸生物节律变化:研究表明,情感性障碍的很多生理功能(如体温、睡眠及皮质醇等内分泌)有生物昼夜节律变化,但其意义尚有待探讨。

中医病因病机中国是描述类似躁狂抑郁精神病症状最早的国家。本病的病因病机较为特殊,应当从躁狂型及抑郁型两方面来讨论。

本病躁狂型相当于中医学的狂证,病因不外外感和内伤。外感者多由外寒人里化热,或外界热邪或疫毒之邪侵犯太阳经或肺卫,外不得宣散,内不能清解,热扰神明以致烦躁不安;若邪热炽盛犯肺逆传心包也可致狂躁;外感热病,日久耗伤阴液,心神不宁亦致烦躁。

内伤可因恼怒伤肝,肝失疏泄,精神情志失于条达,肝郁日久化火,肝火上扰心神;或因忧思气结伤脾,脾失健运而气血化源不足,则血虚不能养心,心失所养,神失所藏,神不守舍;大惊则气乱伤心,由于暴受惊骇刺激,气机逆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则烦躁不宁;或恼怒惊恐,损伤肝。肾,肝肾阴液不足,木失濡润,屈而不伸;或喜怒无常,心阴亏耗,心火暴张;或所欲不遂,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或脾胃阴伤,胃热炽盛,则心肝之火上炎,神明逆乱等。气郁化火,肝火内盛,扰乱神明;肝胆火炽,魄无所藏;火盛伤阴,神明失养,均可引起神明逆乱而发本病。

【专家提示】

躁狂抑郁症初病在气,久病及血,故气滞血瘀的证候在临床上十分多见,躁狂抑郁症日久不愈,往往损及脾、肾,造成阳气不振、精神衰退证候。专家提示,预防抑郁症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早睡早起,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打扮整洁出门。2.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上微笑匿性抑郁症。3.吃过午饭,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晚上到公园跳跳集体舞等。4.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 5.登山扩胸襟是抵抗微笑匿性抑郁症最有趣的办法。中医早就认识到,登山是治疗微笑匿性抑郁症之良方。治疗躁狂抑郁症,从临床应用上看,如果是轻度患者,以上疗法不失为较好的辅助治疗。

临床表现特征躁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本症的临床表现有3个特征,即心境高涨。喻快而欢乐;思维奔逸一联想过程加速;精神运动性兴奋。

⑴心境高涨:本症始发,患者可先有头痛、失眠等现象,而后出现情感高涨,内心充满愉快和欢乐,病人显得活跃多语,主动与别人交往,觉得任何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可喜的、美满的,所以不停地追求新鲜事物。但有时又具有易激惹性。

⑵思想奔逸:病人联想过程加速,思想内容丰富而多变,常随外界事物的改变而改变,常出现“随境转移”的现象。由于思潮的加速转变,因而有相应的各式各样的行为,忽而做这,忽而做那,但对每一件事情均不能有始有终,结果一无所成。

⑶活动增多:由于病人情感高涨,精力过度旺盛,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活动都想参与,因此活动加多。由于病人被动注意易于唤起,因此在活动中易转移目标,一个活动未完又转到另一项活动中去,结果是忙忙碌碌,但什么事均是“虎头蛇尾”,工作效率不高,给人以“百忙”之感。

躁狂抑郁症的症状●持久的忧愁、焦虑、或心境空虚

●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

●过度的哭泣

●不安和焦躁

●注意和作决定的能力下降

●精力不足

●想死或自杀的想法或尝试

●有罪感、无助感和/或无望感增加

●由于进食增多或减少致体重和/或食欲变化

●睡眠变化

●社交退缩

●标准治疗仍不能缓解的躯体症状(如慢性疼痛、头痛)

生物学症状睡眠障碍:以早醒为特征。有的病人则难以入睡或夜间多次醒转。也有少数病人表现睡眠过多。昼重夜轻:病人在早醒时情绪达到最低点,故在清晨3~4点时患者自杀的较多;一般至下午情绪好转,甚至有的病人在傍晚,情绪再现几如常人。食欲、体重及性欲明显减退。

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临床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易被误诊为躁郁症,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情感症状,临床表现也可以有精神运动性兴奋。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特点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临床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不是轻松愉快,鲜明生动,也缺乏感染性,行为多具冲动性,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言语虽多,但内容零乱,或荒谬不可理解。

中毒性精神病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其用药史、用药时间及剂量与发病的关系非常明显,停药或减药后迅速好转等可资区别。此外,中毒性精神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轻躁狂状态,但情感并非真正高涨,而以焦虑、紧张和情绪不稳为主,躯体主诉多,自身感觉也差,并伴有原发躯体病症状和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

器质性精神病: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等可出现躁狂症状,但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对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

神经衰弱轻性抑郁症常有情感低落、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后者情感以焦虑、脆弱为主,自知力良好,症状波动性大,求治心切,病前往往有明显引起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的精神因素。

反应性抑郁症本病在明显的严重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创伤后发病,其抑郁内容与精神创伤有关,病人多为入睡困难,情绪波动性较大,一般是晨轻夜重,改变环境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伤性体验逐渐淡忘后,病情可好转,病期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无反复发作。

抑郁性神经症本病主要有以下6个表现:兴趣减退或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本病是心情低落伴随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甚至可以说,沮丧和无能为力之感是长期心理冲突的结果。

误诊概况目前,诊断躁郁症仍无特异性方法,加上诊断概念的变迁及使用标准的不统一,临床上对本病的误诊、漏诊经常发生。综合国内1983年以来关于躁郁症误诊的9篇报道资料,躁郁症的平均误诊率为20.6%,见表98。

表98 国内l517例躁狂抑郁症的误诊率

|| ||

另外。有些资料与表中统计方法不同,但从其他角度展现了躁郁症的误诊情况。如龚绍麟报道,躁郁症门诊误诊率为36%,入院误诊率为l7.1%。谭玉慈等报道,从4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现27例为躁郁症。孙竞翔等报道,从24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发现躁郁症36例。王学义等报道,从253例“精神分裂症”中发现躁郁症29例。郑洪骧等报道了33例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多次互诊的病例,最后确诊为躁郁症30例,精神分裂症3例。

误诊范围综合国内近10年的文献资料,躁郁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数量最多,而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也不少见。将其他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误诊为躁郁症的相对较少。躁郁症的误诊病种如下。

一、精神分裂症:由于受传统诊断习惯的影响,近几十年来,特别是60、70年代。中国精神病学界普遍存在着对躁郁症诊断偏严。对精神分裂症诊断偏松的倾向。这就使得许多躁郁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的误诊病例中,精神分裂症占88.3%。

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许多躁郁症患者存在“分裂样症状”,易被误诊为分裂一情感性精神病。笔者认为,此诊断不益于躁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及二者的临床研究,应尽量少用。

三、反应性精神病:当临床医生偏重于精神因素对发病所起的作用时,易将躁郁症误诊为此病。

四、其他:临床上将躁郁症误诊为癔症、神经衰弱等也时常见到。少数情况下,可将甲亢误诊为躁狂症.将药源性抑郁误诊为抑郁症等。

误诊原因一、躁郁症的病因病机不清,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加上诊断概念的变迁及诊断标准的不统一,因而颇易造成误诊。70年代以前,标准化精神检查在中国很少使用,近年来量表的应用已很普遍,但各地差异还较大。l984年以前,中国没有自己的躁郁症诊断标准,各地使用的诊断标准多沿用国外,各不相同。这些都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因素。

二、诊断者个人因素是造成误诊的常见原因。医生的素质不同,对症状的识别及疾病的鉴别能力也不同。

⒈对诊断概念的认识不足或绝对化。一些医生过分强调并拘泥于躁郁症的“三大典型症状”,而忽视了不典型症状,特别是“分裂样症状”。他们坚持认为“Schneider的一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独有症状,或者坚持先排除精神分裂症尔后才能诊断躁郁症的诊断模式。这就使许多躁郁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其实在躁郁症患者中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破裂、逻辑障碍、情感反应不协调以及不协调性兴奋等症状并非罕见。

⒉病史采集不全、精神检查不深入或临床观察不仔细都容易产生误诊。有些医生忽略了家族史及病前性格的询问;有的则不注意对症状进行识别。例如将思维奔逸误认为思维松散,或将沉默不语、呆坐、卧床不动误认为情感淡漠等等。

⒊先验性地设下诊断,然后按自己的思路进行精神检查,也很易造成误诊。有的医生不以客观检查结果为依据,而是靠感觉去下诊断。有些单位不注意使用标准化量表检查,使精神检查项目不全,漏掉了一些症状。个别医生以上次诊断为依据,忽略了重新采集病史和作精神检查,也忽略了鉴别诊断。

⒋错误地解释资料,将发病诱因看成是致病的精神刺激,将躁郁症误诊为心因性反应。

三、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中国目前精神科床位较少,许多病人入院需要候床。这期间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症状的现象较普遍。由于服用药物的原因,一些病人入院时出现迟缓、不灵活、反应慢、语言欠流畅等,影响了医生对症状的准确观察。也有些患者间歇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使医生误认为病程迁延、缺乏间歇期,而产生误诊。

四、由于医院、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传统偏见的存在,使一些病人不能得到系统的随访及追踪观察。医生往往只看到患者整个病程的某个阶段,未能全面了解病情,如间歇期的情况、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等等。据国内文献报道,随着躁郁症复发次数的增加,误诊率成倍地下降。

减少误诊的措施一、统一标准,提高对躁郁症的认识。中国已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各地应以CCMD-2中情感性障碍的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诊断。使用统一的标准,既可减少误诊,又利于科研及学术交流。诊断要规范化,特别是推行标准化精神检查,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个人的主观偏见。进一步加强躁郁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争取为本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客观依据。

二、丢掉偏见,纠正诊断程序。既要重视躁郁症的主要症状,又不能过分强调“三大典型症状”而忽视非典型症状。对情感性症状不典型而又伴随“分裂样症状”的病例,应深入观察、全面分析,不要过早地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也就是说,对不典型病例,应先除外躁郁症,尔后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样的诊断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躁郁症的误诊,同时也防止了精神分裂症诊断上的扩大化。

三、客观全面地收集资料,注意综合分析和鉴别诊断。采集病史要全面,特别对家族史、病前性格、早期症状、既往发作情况应详细询问,避免遗漏。应先进行不持偏见的症状描述和临床观察,然后再诊断。对所掌握的资料,要注意全面分析。要搞清各种症状的概念,对容易相混的症状注意识别,如思维奔逸与思维破裂,随境转移与注意涣散,情绪低落与情感淡漠等等。

躁狂症与躁郁症躁狂相的严重阶段,常常出现“分裂样症状”,不易与精神分裂症鉴别。这时就应该注意到躁狂症病前适应较好、对锂盐治疗效果好、缓解彻底、不衰退等特点。有些躯体疾病如甲亢,脑部疾患如脑血管微小梗塞,可以先出现情感障碍或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这时要注意全面检查身体,特别是要作必要的辅助检查,以防止误诊,延误治疗。

四、注意追踪观察,加强随访工作。当情感性症状和分裂样症状同时出现时,不要急于下诊断,可试用锂盐或抗抑郁剂治疗,如果为躁郁症,分裂样症状则会随情感活动的改善而完全消失。当患者自知力恢复后,询问其患病时的情感体验,对诊断也会有帮助。通过随访,也可发现躁郁症的一些特点,如间歇发作、充分缓解、人格完整、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等,使一些错误的诊断及早地被纠正。

最后还应当注意:躁郁症常常与精神分裂症发生误诊,一般人都认为精神分裂症是慢性的、预后不佳的疾病,一旦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思想压力大,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努力也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应尽量避免将躁郁症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当然,这里并没有扩大躁郁症诊断的意思。我们主张的是客观地、正确地诊断。

理化检查血清皮质激素测定皮质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分泌增加,正常的分泌昼夜节律打乱,地塞米松不能抑制此种分泌。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黄体生成激素含量测定该病患者黄体生成激素减少。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测定给患者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脑脊液5一HT、5一HIAA检测抑郁症5一HT功能不足表现在脑脊液(CSF)中5一HT代谢产物5一HIAA水平减低。CSF中5一HT的水平与自杀、自杀企图及攻击行为呈负相关。冬季抑郁症发作伴随CSF中5一HT、5一HIAA的减低。

西医治疗躁狂症的治疗⒈绝大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严重者需强制住院治疗。将患者与其他人隔离,使之安静,保证进食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有助于快速控制兴奋。锂盐对躁狂发作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预防复发,每次1~2g,每日2~3次,持续4周,不宜与氟哌啶醇合用。

⒉卡马西平锂剂治疗。

⒊丙戊酸钠在锂盐、卡马西平无效时用此药,每日600~1200mg。

⒋电休克治疗严重兴奋躁动者,急需控制病情者适用此法。

⒌维持治疗2次以上反复发作者,原则上应长期用药。锂盐维持治疗剂量为原治疗量的2/3~1/2。每日0.75~1.0g。

抑郁症的治疗⒈三环类抗抑郁药仍是目前常用的药物,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氯米帕明(氯丙米嗪)等,一般2周见效,症状缓解后仍须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通常作为二线药物,常在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失败后应用。新一代抗抑郁药有:

①选择性5一HT回吸收抑制剂(SSRI):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三唑酮等;

②去甲肾上腺素回吸收抑制剂:马普替林、奥普替林、阿莫沙平等;

③多巴胺回吸收抑制剂:米那替林等;

④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马氯贝胺等;

⑤其他:如米安舍林等。这些一般作为二线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氯普三吨、氟哌噻吨,小剂量治疗对精神病性抑郁、严重焦虑症状的非典型抑郁症有效。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伦、氯硝西泮,高剂量时适合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

⒉电休克治疗适用于严重的抑郁症如自杀、木僵等。

⒊睡眠剥夺疗法适用于抗抑郁药和电休克治疗效果差的患者。

⒋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有助于抑郁病情的改善。在疾病初期病情比较轻者可用。对难治性抑郁症可以两药合用,如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抑郁药+甲状腺素,抗抑郁药+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等。

⒌自杀预防多在凌晨,应预防。抑郁症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多数应长期维持用药,首次发作者,急性症状控制后,维持用药至少6个月。

抑郁症心理治疗解放军国防大学医院精神科专家指出,抑郁症病人表现出来的无力感,绝望感甚至自杀的倾向,都缘于抑郁症病人消极地看待自我、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的未来,他们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和思维,给自己的心理带来了难以遏制的冲突,他们活在自己的功能失调性判断里而不能自拔,而生活中的突发与应激事件又加速与巩固着他们的认知模式,恶性循环中似乎已走不出生活的迷路。而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能够运用各种心理学的方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心灵重塑疗法,暗示疗法等,引导病人进行认知的改变与心灵的重建,化解不良认知使他们产生的悲观与失望情绪,唤起病人对自己积极的信念,这个过程是个在心理咨询师带领下病人对自身心灵探索的旅程,是任何药物替代不了的。

最佳的治疗方案是“药物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治疗,但其中,药物的作用要占70%~80%,心理辅导的作用大概为20%。

当然,治疗抑郁症并不能单一依赖药物疗法。“我们同样也要结合心理治疗,解开患者的心结。比如认知疗法,在国际上公认是比较有效的,但实施治疗的人也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才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以及正确认识自己,否则,医生能帮助患者‘认知’到的东西就极其有限了。”

针灸疗法取穴以任督二脉、手少阴及手厥阴经经穴为主,其配穴则以清心醒脑、豁痰宣窍为原则,其手法为躁狂症多用泻法,抑郁症多用补法,躁狂抑郁症则采用平补平泻法。取穴:①中脘、神门、三阴交;②心俞、肝俞、脾俞、丰隆;③人中、少商、隐白、大陵、丰隆;④鸠尾、上脘、中脘、丰隆;⑤人中、风府、劳宫、大陵。运用:每次取穴1组,5组可以轮换使用。躁狂发作时,可独取两侧环跳穴,用4寸粗针,行强刺激,可起安神定志作用。

治疗原则由于本病特征是躁狂症与抑郁症交替出现的,因而在临床治疗时亦需分期治疗。一般来说,躁狂症属外感引起者,多属实证,应以祛邪为主,清热除烦,镇定安神;若由于脏腑功能失和所致者,多以虚为主,应以养心安神为主,使正复邪去。而抑郁症的主要病机是气机郁滞,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理气开郁,但对于虚证患者,应偏重于补益滋养之法。

调摄护理一、调摄遗传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调查资料表明,父母双方均患此病者较父母一方为此病患者的子女发病率高出l倍。因此,在精神症状还没有缓解以前的育龄病人,不宜生育子女,如双方均患过此病,则更要避免生育。必须在基层医疗单位大力普及精神病知识,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在农村采取定时定点巡回医疗和建立家庭病床相结合的方法,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并取得满意的疗效。加强病人对预防复发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掌握预防复发的知识,调动他们在防治疾病中的积极性。同时对出院病人采取定期门诊复查和随访相结合的方法,指导他们的生活、劳动、学习和服药可使复发率明显下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及时进行心理咨询,避免积忧积郁发病。平时饮食切忌醇酒、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

二、护理躁狂症患者应安置在重点病房,病房要宽敞明亮,光线柔和,让病人感到舒适安静,心情舒畅,以缓解患者的狂躁情绪。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点,掌握其兴奋躁动的规律,力争将兴奋症状消灭在发生之前。躁狂患者易于突然发生伤人、自伤、毁物等暴力行为,护理人员应大胆、镇静、机智、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以防发生意外。要加强生活护理,按时洗涤,注意衣着保暖。保证每日的进食量,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适当使患者睡眠时间延长。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

治疗方法对躁郁症现在已有许多有效的控制发作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可以阻断躁郁症病程,减少自杀风险,增加生活,生产和社会功能水平,使40%-75%病人达到一定就业状态并生活自立。药物和恰当的家庭心理治疗结合是目前科学研究已证明最有效的降低复发率并提高功能水平的治疗方案。有证据显示,一个病人发作次数越多,下次发作的治疗就越困难,也越可能频繁发作。错误的,不恰当,或不充分的治疗都可能使整个病程变得更复杂,治疗更困难。一个病人被错误地诊断为单纯抑郁症,而忽略了躁狂发作史或将发生躁狂的可能性,只接受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则可能使病情走向另一个极端,诱发躁狂发作,使整个病程变得更糟。

细致的分型诊断的意义不仅在于避免上述的治疗失误,它也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与药物,提高疗效提供必要的基础。躁郁症在病人的一生中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混合状态,快速循环,及精神病样发作都可以作为一个阶段在病程中出现。这些因素会影响不同时期的药物选择与组合。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选择不同的针对性药物治疗。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用食补的方法改善躁郁症状,以下食疗法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用:

躁狂抑郁食疗方一:猪肉苦瓜丝。组成:苦瓜300克,瘦猪肉150克。用法:苦瓜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弃苦味汤。瘦猪肉切片,油煸后,人苦瓜丝同炒,加调味食用。功效:泻肝降火。主治:躁狂抑郁症,情绪高涨,烦躁性急,易打人毁物,面红目赤。

躁狂抑郁食疗方二:百合捞莲子。组成:水发百合100克,莲子50克,水发黄花菜数根,冰糖适量。用法:将发好的百合和黄花莱用水洗净,莲子去皮、去心洗净,同放人大汤碗内,汤碗内放人适量清水,上笼用武火蒸熟,放人冰糖再蒸片刻即成。功效:清心除烦,安神宁志。主治:躁狂抑郁症,情志抑郁,神态痴呆,不思饮食,多梦易惊。

躁狂抑郁食疗方三:杞叶炒猪心。组成:猪心1个,枸杞叶150—200克。用法:猪心洗净切丁,用花生油按常法与枸杞叶炒熟佐餐。功效:补气血,益心肾。主治:躁狂抑郁症,性情烦躁,Jb神不宁,多言善惊,睡眠欠佳。

躁狂抑郁食疗方四:二味猪脑汤。组成:猪脑1个,怀山药50克,枸杞15克。用法:上三味洗净后同放人锅中,加适量清水、食盐、葱、姜,煨熟即成。功效:补脾肾,安神志。主治:躁狂抑郁症,情绪低落,表情淡漠,失眠头昏,肢体困乏。

躁狂抑郁食疗方五:莲心大枣汤。组成:莲心3克,大枣10枚。用法:莲心研末与大枣共同煎汤,每日1次,饭后服。功效:益气补血,宁心安神。主治:躁狂抑郁症,情绪焦虑,烦躁不安,打人骂人,脾气暴躁。

躁狂抑郁食疗方六:菖蒲炖猪心。组成:石菖蒲10克,猪心1个。用法:洗净后加水适量,放炖盅内隔水炖熟,加精盐调味,饮汤食猪心。功效:补心安神,化痰开窍。主治:躁狂抑郁症,精神抑郁,神情淡漠,喃喃自语,痰多苔腻。3

辨病论治专病专方⒈适用于产后狂躁症。生龙齿30g(先煎),生龙骨30g(先煎),磁石30g(先煎),朱砂lg(冲服),茯苓20g,淮小麦30g,炙甘草12g,大枣7个,白芍30g,丹参15g。徐胜美用本方治疗13例,结果痊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

⒉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经前期躁郁症。柴胡10g,川芎10g,枳壳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香附6g,郁金6g,延胡索6g,三棱6g,莪术6g,甘草4g,益母草20g。陈宗光用本方治疗30例,结果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例。多在1~6个月经周期内获效。

⒊适用于郁证。柴胡15~20g,合欢皮15~20g,白芍15~30g,炒枣仁15~30g,五味子15~25g,知母10~20g,夜交藤20~30g o气郁加香附、枳实;心神不安加生龙、牡。庄险峰用本方治疗郁证138,例结果痊愈102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

单味中药⒈白矾该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质明矾经提炼加工制成的硫酸铝钾结晶。白矾样品由55%白矾和45%枯矾组成,传统上用于皮肤疾病,也可以治疗躁狂性精神病。方法:取明矾120g,另加入冰糖120g,用水600ml,煎至200ml,每次空腹服100~200ml。(李世文,康满珍.一味中药祛顽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64)

⒉苦参该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含多种生物碱,治疗躁狂性精神病,苦参用量开始为每日9~12g,分2~3次饭后服,逐步增加剂量。治疗40例,总有效率为82.5%。(李世文,康满珍.一味中药祛顽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14)

辨证论治研究罗正鑫将躁狂症分为3型:

痰火内扰型:相当于急性躁狂症; 实热内结(内火炽盛)型:相当于轻躁狂症; 火盛伤阴型:相当于慢性躁狂症。

将抑郁症分为2型:

⒈肝气郁结型:相当于轻性抑郁症,症状严重时相当于急性抑郁症;

⒉久郁伤阴(气阴两伤)型:相当于慢性抑郁症。

丁德正将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状态分为:

心气虚型:(黄芪、党参、白术、云茯苓、枣仁、北五味子、炙甘草、远志)治疗;

肝气虚型:(黄芪、党参、龙齿、白芍、山萸肉、当归、白术、茯苓、枣仁、炙甘草、柴胡)治疗;

肝气郁结型:(当归、柴胡、白芍、郁金、香附、青皮、路路通、甘松、薄荷、合欢花、甘草、生铁落、琥珀)治疗;

痰郁型:(柴胡、香附、郁金、路路通、滑石、礞石、陈皮、甘草、远志、枳实、半夏、川贝母、甘松、菖蒲、琥珀);

肾气虚型:(熟地黄、黄芪、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枣仁、柏子仁、茯苓、龙齿、远志)。

魏善初认为,本病的主要环节是肝气郁滞、痰瘀互结,其治疗法则应为疏肝解郁,除痰消瘀。由于气郁的寒化或热化,以至寒热交替或夹杂,必须因证化裁施治,以平为期。躁狂型的治则是理气柔肝解郁,清化痰瘀,忧郁型的治则为疏肝解郁,温化痰瘀。

轻躁狂轻躁狂是一种持续的,充斥着高涨、易激奋的情绪状态,思想与行为也与该种情绪状态保持一致。经历轻躁狂的人经常满脑子充斥着主意,偶尔也有些稍显夸张地想法与见解。它与躁狂(mania)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没有精神症状,以及它对生活功能影响要轻微的多。轻躁狂是双向情感障碍Ⅱ型与躁郁症的特征。轻躁狂对于创造力以及旺盛精力也有相当益处。许多人宣称轻躁狂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门径,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也被证实有轻躁狂经历。轻躁狂的症状包括舒适愉悦的心情,不断涌现的创造力,无尽的精力,以及对于获取成功的渴望和驱动。与其他心境障碍不同,受到轻躁狂影响的人群变得更有生活追求,大量成功人士感谢轻躁狂对于他们最终获取成功的帮助。

益处有轻躁狂症状的人群通常显得富有精力、欣悦、有远见,充斥着满脑子的主意,有时也会自负,富有号召力。与躁狂症不一样,他们完全有能力以一致的行为与思想参与到日常生活中。一个处于轻躁狂中的人不会惧怕、疑虑以及阻断社会生活。经历轻躁狂的人是典型的“聚会生活”(life of the party)人士。他们乐意与陌生人交流,为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并在琐事中得到快乐。

物理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是目前最安全、可靠治疗躁狂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疗效快、无副作用和依赖性是这个疗法的特点,该疗法通过美国FDA认证、欧洲CE认证和中国药监局认证。它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躁狂、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关系如果不经治疗,依据“激发模型”(Kindling Model)理论轻躁狂有可能逐渐滑向到躁狂症,也就是双向情感障碍I型。

激发模型激发模型(Kindling Model)

“激发模型”是一种假设,它提出多次的激发可能导致激发门槛的降低,以及程度的增强。它曾被用于大脑的研究。

该模型在人类身上的适用性存在有证据的争议。在人类身上,一些心境障碍在多次发作后,会自行消失。但是,人类癫痫症和动物的一些心境障碍实验,符合“激发模型”的模式。

“激发模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由 Goddard 及其同事提出。尽管这个模型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它在人类身上始终存在争议。

中医治疗研究

躁狂抑郁症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中医书籍中早有记载。如《如枢》中写道:“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术惕思虑由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意乱,四肢不举”,“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又如《素身》中写道:“喜伤心”,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胆”。这些描述表明中医对抑郁症的精神因素的重视,而且把人的情绪变化分为怒、喜、思、悲、恐、忧、惊,称为“七情”,同时又注重情志活动与脏腑的关系,把这些不同的情绪变化,与肝、心、脾、肺、肾、胆密切联系起来。肝心脾肺肾等脏器的功能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这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精神因素不仅可以引起抑郁症,也可造成脏腑的一些变化;反过来,脏腑的变化,同样可引发精神症状。如《灵枢》中写道:“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此外,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都能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抑郁症。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对于躁狂抑郁症的认识是很精辟的。早在2000年前,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对本病的主证一失眠有明确地论述。《灵枢。大惑论》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目不瞑”的病机,认为“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人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提出了失眠等躁狂抑郁症的主证,是阴阳失调所引起的。躁狂抑郁症失眠是首要原因,拥有了一个优质的睡眠,使紧张和疲劳得到恢复,许多患者焦虑、抑郁和躁狂等症状也都会随之减弱。中医治疗躁狂抑郁症失眠,有时采用疏肝解郁的方法,如中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调治效果。

并发症**1、偏头痛:**狂躁性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躁狂抑郁症引起的偏头痛性抑郁症Ⅱ型更为多见。

**2、哮喘:**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狂躁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性抑郁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3、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性抑郁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4、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躁狂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躁狂性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当患者出现多性性硬化时,其躁狂性抑郁症症状可能先于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危害一、偏头痛

狂躁性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症Ⅱ型更为多见。

二、多发性硬化

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狂躁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狂躁性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当患者出现多性性硬化时,其躁狂症可能先于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三、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四、哮喘

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狂躁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着高于普通人群。

五、诱发其他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衰等疾病,被证实躁狂症患病率都比普通人群高,并且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躁狂抑郁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当抑郁症出现干扰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我们一定要拿出勇气和信心同抑郁症斗争,百合清脑静神汤是纯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让您尽快摆脱抑郁症的困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