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小儿变应性鼻炎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变应性鼻炎是儿童极为常见的一种慢性鼻黏膜充血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夜间突然咳嗽。与感冒不同的是,变应性鼻炎一般是在气候改变、早上起床、或空气中有粉尘时发作,不过这种现象一般只持续10~20分钟,一天之中可能间歇出现。

病因其病因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过敏体质遗传及室内外过敏原的接触有关。常见的变应性鼻炎发作刺激物主要有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毛、油漆、家庭装修中的甲醛等,此外许多食物均可引起过敏。变应性鼻炎属于I型变态反应,过敏体质的儿童在吸入过敏原后引发一系列的特殊反应,使鼻黏膜处于致敏状态。当致敏原再次吸入鼻腔时,激发鼻黏膜明显的组织反应,发生充血、水肿和介质释放引起的浆液性及黏液性分泌物增加,所有这些反应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鼻塞、流鼻涕、鼻发痒、打喷嚏等过敏表现,并随着时间推移,鼻黏膜对致敏原日益敏感,致病情逐年加重。

临床表现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四大主症是:连续打喷嚏、鼻内奇痒、流清水鼻涕(感染时为脓涕)及鼻塞。常年鼻炎发作患儿以清晨起床时症状明显,季节性鼻炎发作患儿多在春暖花开的三、四月及夏秋交替时节频繁发作。鼻痒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患儿经常用手指或手掌揉擦鼻部。过敏发作期还会出现眼部过敏症状如结膜发红、发痒、流泪。鼻塞严重需要经口呼吸,有的变应性鼻炎的患儿会伴有头昏、耳闷、头痛。呼吸道过敏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过敏性咳嗽和哮喘。

检查1.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

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

2.变应性激发试验

体内检测一般用皮肤试验(划痕、皮内及接触法等),原理是有多种假定的变应物质,使其与机体接触后,视有无反应出现,可协助诊断。变应原诊断明确后还可应用这种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1)直接皮试法 包括划痕、点刺及皮内试验。

(2)变应性鼻炎激发试验 用于病史不明确或直接皮试阴性而需进一步排除者。鼻黏膜阳性的标准是:①变应原 激发后数分钟内出现喷嚏、鼻痒、鼻塞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至少有两个症状)。②鼻黏膜 苍白、肿胀。③鼻腔阻力 增加(>25%)。④鼻分泌物 嗜酸细胞增多。凡有上述标准①和上述②~④项中任一项者可认为激发试验阳性。

3.体外试验

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测定。②鼻分泌物中特异IgE测定。③抗原诱导白细胞组胺释放等。

4.其他

根据需要选择X线胸片等检查。

诊断1.病史

仔细询问病史以便将本病与其他慢性鼻疾患相区别。

2.检查嗜酸性粒细胞

以鼻黏膜拭子涂片染色,然后仔细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5%有助于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但对3个月以下的幼婴儿不具诊断意义。

3.血清IgE检测
在儿童特别是1岁以下的幼儿,总IgE稍有升高就提示很可能有变态反应性或寄生虫感染,而特异性IgE的检测则对明确病因有好处。

4.皮肤试验

是明确病因的一个安全而简单的方法,且出结果快,很有实用价值。但应结合病史、体检和其他检查解释皮试的结果。

经上述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可进行眼结膜和鼻黏膜激发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病因诊断。由于前者出现的症状明显,痛苦轻微,特别适合于幼儿。

鉴别诊断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一般需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血管运动性鼻炎

患儿有时稍一碰触鼻子便可引起闪电式发作,发作突然,消失快。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似,但鼻内多不发痒,口服感冒药物症状即可得到缓解。如遇冷热变化、体位变化(起床),情绪激动时可诱发本病。

2.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

患儿常年发病,有浆液性或浆液黏液性分泌增多,鼻黏膜肿胀致鼻塞和阵发性喷嚏。

3.感冒

变应性鼻炎应与感冒鉴别,两者区别是感冒可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并可发现鼻腔黏膜十分红肿。

具有上述典型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在诊断时还需注意,有些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并不典型,个体差异也较大,常年性发作型鼻炎的患儿亦可同时出现季节性的发作。

治疗1.物理治疗

避免变应原及刺激物;可使用蒸汽或盐水吸入;运动可改善鼻气道阻力,减轻鼻塞。

2.抗组胺药物

可作为一线药物,但可有黏膜干燥、嗜睡等不良反应。

3.血管收缩剂

此类药物起效快,幼儿使用后易于兴奋,哭闹不止,连续使用后易出现药物性鼻炎。

4.抗炎剂

局部用色甘酸钠及鼻用激素等,皮质激素起效时间为几天或几周,一般不使用口服或肌注皮质激素。

5.抗胆碱药物

可局部使用抗胆碱药物。

6.免疫疗法

可使症状改善,防止发展为哮喘。

7.白三烯拮抗剂

可使用白三烯拮抗剂如孟鲁斯特、扎鲁司特等。

预防变应性鼻炎作为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人,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避免与过敏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