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是指四条肺静脉中的一条或数条(但非全部)未按正常方式回流到左心房,而异常直接或间接与右心房连接。
病因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发生于此阶段。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大致分为内在的和外部的两类,其中以后者多见。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特别是染色体易位和畸变,例如21-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14-三体综合征、15-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等,常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此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子女的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比预计发病率明显的多。外部因素中较重要的有宫内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及柯萨奇病毒等;其他如妊娠期接触大剂量射线、使用某些药物(抗癌药、降糖药、抗癫痫药等)、患代谢性疾病或慢性病、缺氧、母亲高龄(接近更年期)、妊娠早期酗酒、吸食毒品等,均有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
临床表现单支肺静脉异位连接者无临床症状;一侧肺静脉异位引流,其症状与无梗阻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相类似,青紫不常见,心力衰竭也大都罕见。伴有房间隔缺损者,体检以房缺体征为主。房隔完整者,可闻及第2心音分裂,分裂音宽但不固定,随呼吸而变化。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检查1.胸部X线
中等量的左向右分流,X线表现与中型房间隔缺损相似,即肺血多、右心室扩大,有时可见异位连接的静脉。肺静脉异位连接于左无名静脉时,可出现“雪人征”。
2.心电图
与房间隔缺损相似。表现为V1导联rsr′或rsR′。但房间隔完整且肺静脉开口处只有小的左向右分流患者,心电图常正常。
3.超声心动图
心脏超声对于诊断本病的四个肺静脉开口较难,有时即使肺静脉完全正常时,也显示不清。当无房间隔缺损而出现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时,须考虑有部分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当有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在剑突下平面可看到右肺静脉异位开口于右心房;在稍后一切面,可显示在冠状窦内的肺静脉异位开口;怀疑弯刀综合征患儿,以剑突下长、短轴切面,可见下腔静脉及下腔与右房交汇处,进而得以显示异位连接的肺静脉;垂直静脉可从胸骨上短轴切面显示。有时心脏超声可十分正确的诊断本病。但即使没有捕捉到异位开口的肺静脉,也不能排除此病。
4.心导管
本病大多无须用心导管术检查,只用于诊断病因不明的病例及了解弯刀综合征患者肺动脉走向、肺实变情况。
5.其他无创性显像
CT和MRI均可用于该病的诊断。在无创性检查中,这可能是最准确的,除外还能同时发现肺实变等伴发畸形。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在无充血性表现的病例中,无须药物治疗。若肺循环:体循环大于2:1,则需手术纠正。右肺静脉异位连接者,在腔静脉或右心房内通过一人造隧道直接将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亦可将右肺静脉与左房直接吻合。弯刀综合征合并大的主-肺动脉连接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及肺高压,手术以前先行心导管术,在主-肺动脉连接处以弹簧圈填塞,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降低肺动脉压。极少数患儿,必要时可切除部分肺叶。
预后大多数患儿的预后与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相同,很少出现肺血管疾病。术后长期随访证实,尚无肺静脉梗阻及肺高压,但仍需定期对小儿进行监控。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伴静脉窦型房缺患儿,术后30%~40%可发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其他类型的小儿中,心律失常则较少出现。
预防先心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为预防先心病的发生,应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适龄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孕妇及其家属的作用。
1.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孕妇本人及其配偶,如嗜烟、酗酒等。
2.孕前积极治疗影响胎儿发育的疾病,如糖尿病、红斑狼疮、贫血等。
3.积极做好产前检查工作,预防感冒,应尽量避免使用已经证实有致畸胎作用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对高龄产妇、有先心病家族史、夫妇一方有严重疾病或缺陷者,应重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