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克拉伯病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克拉伯病又称为Krabbe病,由丹麦儿科医师Krabbe于1916年首先报道。依据其临床特点,亦称为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克拉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突变基因位于14p。克拉伯病的基因缺陷引起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缺乏,是导致主要累及脑白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本病预后极差,婴儿型患者常于1岁之内病故。晚发者可生存至10岁左右。

病因克拉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突变基因位于14p。患儿基因缺陷,体内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脑白质内有许多半乳糖脑苷的沉积而发病。

临床表现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两型。

1.婴儿型

患儿多数在3~6个月时发病,首发症状以易激惹、阵哭、淡漠或呕吐等喂养困难为主,多数伴有营养不良;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即出现进行性躯干和四肢肌张力降低、肌阵挛、腱反射亢进和锥体索征阳性;1岁时即可发生眼震颤、斜视等,旋即视神经萎缩、失明;少数患儿听力亦丧失。晚期患儿肌张力亢进,常呈角弓反张,多数在2岁以内死于呼吸困难或肺部感染。

2.晚发型

发病年龄自15个月~10岁不等,但多数在5岁以前;临床症状与婴儿型相似。初起出现进行性的行走困难,或痉挛性单侧下肢瘫痪或偏瘫最先出现,数周或数月后出现双侧锥体索征;半数以上患儿可见深腱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率减低等外周神经被侵犯的征象。随着病程延长,神经系统症状日益加重,由于视神经脱髓鞘变所致的失明常见,患儿或迟或早出现智能衰退和行为异常,但癫痫发作不多见。多数在起病2~5年后出现四瘫和痴呆。

检查1.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蛋白定量升高明显。

(2)血清培养 成纤维细胞中测定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活性缺乏。

2.其他辅助检查

(1)脑电图 呈非特异性慢波或局灶性慢波。

(2)脑CT、MRI扫描 可见双侧内囊和基底核对称性密度增高。

(3)肌电图检查 表现为去神经支配和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诊断本病的实验室特征是: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高;神经传导速率降低;脑部磁共振扫描可见脑室周围和顶枕叶部有脱髓鞘病变。确诊必须依据对半乳糖脑苷脂酶活力的检测,通常采用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产前诊断可采取培养羊水细胞或绒毛活检进行酶学检测。

治疗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可对症处理,延长患儿存活期。主要是支持疗法。溶酶体酶代替疗法和骨髓移植仍在动物实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