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变应性鼻炎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 )又称过敏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热。据统计,变应性鼻炎约占全部鼻炎的40%。临床上一般分为常年性(perennial)和季节性(seasonal)两型。简介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另有一型由非特异性的刺激所诱发、无特异性变应原参加、不是免疫反应过程,但临床表现与上述两型变应性鼻炎相似,称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或称神经反射性鼻炎,刺激可来自体外(物理、化学方面),或来自体内(内分泌、精神方面),故有人看作即是变应性鼻炎,但因在机体内不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所以脱敏疗法、激素或免疫疗法均无效。

变应性鼻炎流行率有全球性逐年增加的趋势。变应性鼻炎本身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学习、工作、社交和文娱活动),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

病因病理病机变应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有,易见于年轻人,主要原因有:

(一)吸入性变应原:如室内、外尘埃、尘螨、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棉花絮等,多引起常年性发作;植物花粉引起者多为季节性发作。

(二)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鸡蛋、牛奶、面粉、花生、大豆等。特别是某些药品,如磺胺类药物、奎宁、抗生素等均可致病。

(三)接触物如化妆品、汽油、油漆、酒精等。

其他可能是某些细菌及其毒素,物理因素(如冷热变化,温度不调),内分泌失调或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等病因均可致病。也可由于多种因素同时或先后存在。

临床表现症状可因与刺激因素接触的时间、数量以及患者的机体反应状况不同而各异。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随时可发作,时轻时重,或每晨起床时发作后而逐渐减轻。一般在冬季容易发病,常同全身其他变应性疾病并存。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呈季节发作,多在春、秋季发病,迅速出现症状,发病时间可为数小时、数天至数周不等,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典型症状为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具体表现如下:

(一)鼻痒和连续喷嚏:每天常有数次阵发性发作,随后鼻塞和流涕,尤以晨起和夜晚明显。鼻痒见于多数病人,有时鼻外、软腭、面部和外耳道等处发痒,季节性鼻炎以眼痒较为明显。

(二)大量清水样鼻涕,但急性反应趋向减弱或消失时,可减少或变稠厚,若继发感染可变成粘脓样分泌物。

(三)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亦可为交替性。

(四)嗅觉障碍:由粘膜水肿、鼻塞而引起者,多为暂时性。因粘膜持久水肿导致嗅神经萎缩而引起者,多为持久性。

诊断对典型病例较易,但常因询问病史不详细或症状不典型,而误诊为急性或慢性鼻炎,应予以注意,故要获得正确的诊断,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检查。

(一)详细询问病史,对过去病史及家族史方面,特别是变应性疾病,找寻有关病因。

(二)主要症状如鼻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等。

(三)前鼻镜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若因持久性水肿可发生鼻息肉或息肉样变性。

(四)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也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大细胞。

(五)变应性激发试验:一般用皮肤试验(划痕、皮内及接触法等),原理是有多种假定的变应物质,使与机体接触后,视有无反应出现,可协助诊断。变应原诊断明确后还可应用这种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外因有花粉、病毒、寄生虫及寒冷等致敏原。但关键是内因。由于生活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变化,致使脾胃受伤,出现湿气内生、食欲减退、大便软溏、腰部酸软和易疲倦症状。其次是与肺的关系。中医认为,脾胃为肺之母,“肺主气”,其气来源于大自然的空气及饮食的水谷之精气,通过脾胃转化作用运输到肺。脾胃虚弱,首先影响肺,为母的脾胃虚弱,水谷之精气不升,为“子”的肺亦变虚弱,所以出现流清涕等肺气虚症状。根据《难经》中“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宜调补中焦、和解营卫。

过敏性鼻炎的最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自己过敏性的物质,即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它。

当症状主要发生在户外:应尽可能限制户外活动,尤其是接触花草或者腐烂的树叶,以及柳絮和法桐上果毛,外出时可以带口罩,或者可以到过敏原较少的海滨。

当症状主要发生在室内: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生活细节;hot!

2、控制室内霉菌和霉变的发生;

3、彻底杀灭蟑螂等害虫;

过敏性鼻炎预防与护理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加抵抗力。

2、注意不要骤然进出冷热悬殊的环境。

3、常做鼻部按摩,如长期用冷水洗脸者更佳。

4、已知道致敏原者,尽量设法避免接触。

5、发作期间,要注意保暖。

7、每当狂嚏之前,急按摩迎香穴,按摩到该处发热时为度。

鼻炎的日常生活保健

(1)急性鼻炎:1,应注意多饮水。2,室内通风。3,发热时要适当休息,注意保暖。4,出门时需戴口罩。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6,使用发汗药物不宜太过。7,中药应轻煎,频饮。8,服药后不宜吃冷饮及食用生冷,酸涩之品。

(2)慢性鼻炎:1,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2,每日早晨可用冷水洗脸,以增强鼻腔粘膜的抗病能力。3,注意改善工作环境。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强衣服。5,鼻塞时不宜强行擤鼻。6,不要用手挖鼻。7,经常保持心情舒畅。8,保持大便通畅。9,不宜长久使用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滴鼻剂。

(3)萎缩性鼻炎:1,适当参加体育锻炼。2,每天清洗鼻腔,清洗前应将结痂浸软,取出。3,每天做鼻部摩擦或按摩鼻穴。4,气候干燥时,出门可戴口罩,或滴用油质滴鼻剂,如复方薄荷油等。5,戒烟酒。6,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7,不要经常用手挖鼻,以免损伤鼻粘膜造成鼻出血。8,饮食中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多吃些蔬菜,水果。

(4)过敏性鼻炎:1,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2,采用正确的擤鼻方法。3,不宜过多使用血管收缩性滴鼻剂。4,加强身体锻炼。

俏鼻的保养

鼻是人体呼吸道的入口,它是具有多功能的调节器,对吸入的空气起净化、调温、湿润的作用。人一旦抵抗力下降,或受风邪,聚集在鼻腔的致病菌就兴风作浪,引起鼻粘膜病变。病菌如果通过鼻腔侵入喉、气管、肺,则可致喉炎、气管炎、肺炎的发生。因此,我们要保护好鼻子、懂得鼻子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易发的冬、春季节。

清晨洗脸时,用毛巾揉揉鼻唇,鼻翼两侧及周围的皮肤、致稍红润、发热感。也可以用拇指、食指夹住鼻根、用力由上而下连拉几次。也可以用拇指、食指伸入鼻腔前庭处,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地下拉几次。这些机械的刺激按摩可使鼻周围血管充血、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营养,保持正常温度,使之尽快地适应外界的气温,提高了鼻子的御寒能力。

杜绝用手挖鼻的习惯。平时擤鼻涕,要逐个鼻孔擤,抠气不要太猛,以免将鼻内分泌物压入鼻周空腔鼻窦、鼻咽管,发生鼻窦、中耳腔感染;抠气气流压力过大,也会损伤鼻粘膜,使毛细血管断裂,导致鼻出血。

遇外界空气异常干燥,要多喝水,勤漱口,提高鼻咽腔,鼻腔的相对湿度,有条件的可吃点水果如桔子、苹果、梨、甘蔗等;也可用杯盛热开水,将蒸气吸入以改善鼻腔的湿度和血运,加强鼻功能。国外认为这方法还能治流感,称“鼻腔加热器”,提倡者是法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期德研究所的劳夫博士。他观察到把加热到摄氏42.8度的蒸气输入鼻腔,便可杀死流感病毒。因流感病毒在这种温度下无法继续生存、被感染了的细胞也即死亡、死亡的群细胞释放出的溶酶体还会进而将流感病毒全部杀灭。具体方法是:患者每日进行两次,每次半小时,间隔二小时,即可杀死全部流感病毒。不妨试一试。

另外,平时加强锻炼,主要锻炼鼻腔粘膜适应气温突变的能力和呼吸道的抵抗力,如:早晚用冷水洗脸、擦身、凌晨做体操,常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慢跑,散步等。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可应用以下药物。

(1)抗组胺药 一般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有拮抗变应性反应中释放出的组胺的作用,能特异性地和组胺H1受体结合,而竞争性地阻断组胺的作用。传统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有扑尔敏、异丙嗪和苯海拉明等。这类药物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有满意的抑制作用,但它们能透过血脑屏障,有镇静、嗜睡等副作用;口服后病人精神不振,影响工作;车辆驾驶员及从事高空作业危险性大的工作人员不宜服用。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如息斯敏、特非拉丁和扑尔敏等,不仅保存了经典的组胺拮抗剂的优点,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中枢镇静作用,效持久。组胺H1拮抗剂对临床症状的控制主要对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疗效较显着。对于鼻塞的缓解疗效不甚满意。这是因为当H1受体被拮抗剂抑制,H2受体功能尚存,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化学介质仍可作用于H2受体,使鼻粘膜血管扩张,鼻腔通气容积减少,产生鼻塞的临床表现。故可将H1和H2拮抗剂联合应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H2受体拮抗剂主要有西米替丁和雷尼替丁等,用于变应性鼻炎可适当减量。如果联合用H1和H2拮抗剂溶液滴鼻,可基本控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

(2)肥大细胞稳定剂 这类药物可稳定肥大细胞膜,使之不易脱颗粒,因而化学介质有储存在肥大细胞中而不与鼻粘膜效应组织接触,从而阻断临床症状。这类药物主要有色苷酸钠等。

(3)肾上腺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有强大的抗过敏作用,无论是全身还是局部用药,疗效出现迅速。但因其全身副作用较大,目前常局部用药。二丙酸培氯米松只发挥局部作用,无全耳反应,并且抗炎作用大,已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的局部治疗。

(4)酮替芬 既有抗组织胺作用,也有预防炎性介质自白细胞释放的作用。但服药后有嗜睡作用,故司乘人员、从事精密操作者应予注意。

(5)抗胆碱能制剂 变应性鼻炎时鼻腔的副交感神经反应性过强,用胆碱能神经激动剂刺激鼻粘膜可诱导出大量水样鼻分泌物和打喷嚏、鼻塞等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可被阿托品等胆碱能拮抗剂阻断。目前应用异丙托品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但用量过大可引起咽干,除此之外别无明显的副作用。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实际上是发生在鼻粘膜的Ⅰ型变态反应。变应原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经巨噬细胞处理,刺激B淋巴细胞变为浆细胞,后者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现已证明,鼻粘膜中的特异性IgE抗体主要来自扁桃体。IgE经血液到达鼻粘膜,以其Fc段附着于鼻粘膜中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上,使鼻粘膜外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粘膜是坏蛋IgE抗体的Fab段结合,并使相邻的IgE发生桥连(bridging),结果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细胞膜结构发生变异,释放出多种化学介质,主要为组织胺、激肽、白细胞三烯、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前裂腺素类、血小板活化因子、五羟色胺等。这些介质通过它们各自在鼻粘膜血管壁、腺体和神经末梢上的受体,使小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细胞为主),组织水肿,神经末梢兴奋性增强等。上述病理变化即可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鼻粘膜组织间隙水肿,小血管扩张,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生,也可看到腺体扩张。粘膜中有较多嗜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如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粘膜组织中有较多肥大细胞,粘膜浅层有较多嗜碱细胞。有人发现粘膜固有层中的肥大细胞可因变应原的反复攻击而向粘膜浅层移动。肥大细胞这种趋化特性的机制尚不清楚。组织中嗜酸细胞的有无或多少与近期是否接触变应原有关,但鼻粘膜一旦被致敏,其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的数量一般高于正常人。

根据发病有无季节性特点,临床上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鼻炎:

(一)季节性鼻炎

主要由花粉引起,故又称花粉症。也有称枯草热,但与夏季枯草无缘,也无发热,实为误称。

发病有显著季节性是季节性鼻炎的临床特点。患者每到花粉播散季节便开始发病。发病时眼痒,结膜充血,严重者水肿,以致误诊为常见的结膜炎。患者每日喷嚏阵阵,每次常连续数个之多。每日鼻塞,伴有大量水样鼻涕,每天须换洗多次手帕。鼻痒难忍,不得不经常挤眼揉鼻。待花期一过,多数病人不治而愈。患者在第一年发病时常误认为感冒或热伤风,但第二年、第三年同一季节同一时间又患“感冒”时,才开始怀疑该病性质而求进一步诊治。其另一特点是地区性。某些患者当迁移至气候、地理条件不同的另一地区时,由于植物种类的差异可不发病,但过若干年后也可能由于当地某种花粉反复致敏而再度发病。

(二)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

本型鼻炎主要由常年接触的某些变应原引起,如室内尘土、屋尘螨、真菌、动物皮屑、羽毛等,发病无季节性,但对真菌过敏者可有季节性加重。患者常年发病,症状与季节性鼻炎相同,但总的程度不如季节性鼻炎重。患者眼部症状较轻或无,主要是发作性喷嚏、鼻塞和流涕。

鼻镜检查 鼻粘膜外观在常年性鼻炎无特征性变化,可为暗红色充血,也可色淡、苍白或浅蓝。但在季节性鼻炎,尤其夏季花粉症者,鼻粘膜常呈明显苍白、水肿。 鼻甲肿大,但不是所有病例都是如此。病史久者中鼻甲前端或下缘可出现水肿或息肉样变。

孕妇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针对鼻塞、流涕症状,可鼻滴1%麻黄素液。不过,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失效,还能引起药物性鼻炎。若有脓性鼻涕,可使用抗生素。不过要注意,孕妇不要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对听神经有损害的抗生素。经上述处理仍无效者,在清除鼻腔分泌物后,可用鼻腔喷雾剂以减轻局部充血、水肿程度,从而减轻症状。

对于孕妇变应性鼻炎还可让孕妇多补充维生素C等来增强免疫力。孕期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类食物如青菜西红柿橙子红枣豆类瘦肉乳类蛋类等可增强血管弹性改善鼻腔黏膜的血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宝宝也会更健康。

鉴别1、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

2、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鼻粘膜的急性炎症,常伴有急性鼻咽炎。后者是鼻咽部粘膜的急性炎症,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俗称“伤风”或“感冒”。本病常发生于气候变化不定的季节,为病毒经飞沫传播所致。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烟酒过度等各种能引起机休抵抗力下降的原因都可诱发本病。病毒入机体还可以使原来存在于鼻部和鼻咽部的细菌活跃、繁殖而引起细菌继发感染。

而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可因与刺激因素接触的时间、数量以及患者的机体反应状况不同而各异。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随时可发作,时轻时重,或每晨起床时发作后而逐渐减轻。一般在冬季容易发病,常同全身其他变应性疾病并存。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呈季节发作,多在春、秋季发病,迅速出现症状,发病时间可为数小时、数天至数周不等,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