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单纯外伤性脊椎病性腰腿痛,除由急性外伤性腰背疼或脊柱骨折后遗者外,多由于异常体位连续弯腰或过度疲劳,腰骶或骶髂关节的韧带或骨质产生一种慢性累积性劳损,造成韧带慢性破裂、磨损或水肿,严重者关节突发生疲劳骨折以致引起慢性腰腿痛。这些患者多无明显的外伤史,仅由于长期体位不适或过劳,使腰背肌及韧带处于被牵拉状态所引起。
病因腰背肌持续收缩时间过久,局部产生和积存的乳酸增多,抑制肌肉正常代谢,导致腰痛部疲劳或酸疼。如腰肌继续收缩,其中乳酸浓度增高至0.3%时则肌肉收缩完全停止(如充分休息时肌肉乳酸浓度为0.015%),维持体位之张力是由韧带负担。如继续弯腰,则棘上、棘间、黄韧带、后纵韧带、关节突间关节及关节囊等,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劳损,引起腰痛痛。尤以30~40岁以后,上述韧带有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者,更易引起腰背痛。
腰部曲屈可使腰椎间盘前部压力增加,将髓核压向后方,使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所受张力增加,甚而发生纤维环破裂核脱出引起腰腿痛。
张力继续增加,关节突间关节囊紧张,关节磨损,相邻椎体前缘受压,更促进腰腿痛。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无明显外伤史,仅述自发性慢性腰腿痛,其痛不剧烈,不持续,起居行动尚自由,仍能继续工作,但不能持久。经常感腰酸无力不能久坐或久站,经常需调换体位,需挺腰扶髋,腰痛始略减轻,久之背肌发生痉挛,腰背痛的部位不甚明确,有的患者说不出哪里最痛,仅能指出腰背部大片不适。局限性疼痛不明显,压按或叩打时可能发现某处疼痛比较严重,有背伸肌痉挛及功能受限。脊柱侧凸及放射性神经痛较轻,如下肢放射性神经痛继续存在,多因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所致,应考虑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或关节突骨折的可能。
鉴别诊断本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腰腿痛,其痛也不剧烈,临床上有一些疾病与其有相似的症状,故对这些疾病应进行鉴别诊断,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2.先天畸形性腰腿痛;
3.姿态性腰腿痛;
4.致密性髂骨炎;
5.关节突骨折等。
治疗治疗慢性腰腿痛时,首先应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加强治疗的信心。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矫正不良的工作姿势。避免过主疲劳,然后进行适当的功能练习。局部理疗或热敷。必要时可给予舒筋活血止痛药物,或压痛区封闭,针灸按摩等。对顽固的病例在进行功能练习的同时可用宽腰带保护或必要时行腰背肌松解术。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非手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5)髓核化学溶解法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2.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
通过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或激光气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目的,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患者,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2)手术方法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