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气术,以往玻璃体腔注气仅作为视网膜脱离手术中恢复眼压的一种措施,或当用巩膜外或层间加压术等方法封闭裂孔困难时应用。近年来,注气开始单独作为一种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方法应用,称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即经结膜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并由睫状体扁平部向玻璃体腔注入膨胀性气体,通过病人保持特定头位,使气泡从球内顶压封闭裂孔。
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采用球后麻醉及丁卡因表面麻醉。
2.术前准备
(1)手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
(2)对病人做全身检查,眼科常规检查,眼底检查,玻璃体检查,对侧眼散瞳检查。
(3)有条件或必要时,可选择视网膜电流图、超声波检查等。
(4)结膜囊细菌培养对术后感染时的治疗可提供参考。
(5)手术前晚睡前及术前给予镇静剂。
(6)一般在病人术前1~5天,给予阿托品眼药水(膏)点眼。术前1小时,开始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或去氧肾上腺素点眼,充分散瞳。
(7)术前给予局部滴用抗生素,剪睫毛。
适应证1.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单一或一组裂孔,直径小于1个钟点,且位于上方8个钟点内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符合单纯透热凝固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采用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
3.视网膜脱离手术中低眼压,眼球塌陷。
4.视网膜脱离术中或术后用于展平视网膜,封闭其他后极部裂孔、巨大裂孔等。
5.眼内手术的气-液交换。
禁忌证不合作者如小儿或身体特别虚弱者尽量不用。
手术步骤如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按经结膜冷凝术行裂孔直接定位及封闭裂孔,然后再注射气体。
1.气体准备。
2.气体注射。
3.调整体位:调整头位及体位使裂孔在上方,保证气体上浮压迫裂孔。可先设法通过头位改变,使气体沿视网膜面滚动有助于展平视网膜和压住掀起的裂孔瓣。
术后并发症出血、穿破眼球、视网膜损伤或穿破、眼压升高、形成新裂孔。
术后护理1.一般均可单眼包扎,凡下方裂孔仍存在视网膜下液、巩膜嵴上裂孔边缘不平、巨大视网膜裂孔、多发裂孔较分散者,需双眼包扎。
2.手术裂孔封闭良好者,卧床3~5天。
3.术后应用抗生素3~4天。
4.术后出现眼痛者,可给予口服或肌肉注射镇痛剂。
5.关注眼压问题。
6.第1次检查在术后24~48小时,以后每天检查1次。
7.局部滴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及散瞳剂。
8.出院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和震动,避免重体力劳动。术后3~6个月验光配镜。一般术后3个月可恢复工作。
术后饮食术后半流质饮食,3天后改为普通饮食。如为全麻术后,必须待病人完全清醒后才能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