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称之为隐睾症,临床上也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或睾丸未降。隐睾是小儿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多表现为单侧,并以右侧未降为主,约15%为双侧。早产儿发病率约为30%,健康新生儿约为3%,3月时约为1%。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另外,隐睾由于生长环境改变以及发育上的障碍,会使睾丸细胞发生恶变形成恶性肿瘤,隐睾发生恶变的机会大约是正常位置睾丸的30~50倍。
病因1.解剖因素
胚胎期牵引睾丸降入阴囊的索状引带退变或收缩障碍,睾丸不能由原位降入阴囊。或者,精索血管发育迟缓或终止发育,造成睾丸下降不全。
2.内分泌因素
胎儿生长过程中,母体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影响睾酮的产生,缺少睾丸下降的动力。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使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失去下降的动力。
3.局部因素
如机械性梗阻和腹膜粘连阻止睾丸正常下降等。
因内分泌因素所致的隐睾症多为双侧性,单侧性隐睾症往往与局部和解剖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隐睾症患者的笫二性征为男性,患侧阴囊空虚、发育差,触诊阴囊内无睾丸,右侧多于左侧。单侧者阴囊发育不对称,双侧者可无明显阴囊。约80% 的睾丸可在体表触及,多位于腹股沟区。触及到的患侧睾丸较健侧体积略小,质地偏软,弹性差,有时睾丸和附睾分离或者没有附睾,不能推入阴囊。隐睾常伴有腹股沟斜疝。并发嵌顿疝、睾丸扭转时,出现阴囊或腹股沟急性疼痛和肿胀。
查体时需要注意:应保持室温状态,检查者的手也必须温暖,以免寒冷刺激引起睾丸回缩。可采取平卧位检查,还可让小儿取坐位,两大腿外展外旋(cross leges位),或采取蹲踞位进行检查。检查者用双手触及阴囊,若在阴囊内触及不到,则仔细检查内环口及腹股沟区。除能否触及睾丸之外还需鉴别其他特殊情况,特别注意是否存在滑动性睾丸及回缩睾丸。
检查1.超声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隐睾的首选检查方法,其操作简便、经济、无创伤,可以同时检查有无肾积水、畸形、结石等其他泌尿系统病变。超声检查对于腹股沟管内的隐睾有相当高的诊断率,但对于腹内隐睾的诊断率不高。
2.CT检查
CT检查较超声检查更敏感,但因有X射线损害,一般不提倡小儿使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线之忧,但其准确度和敏感度不如CT,价格高,患儿合作难度大,不宜推广。
4.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准确率最高的方法,特别是对难触及、无法触及的高位隐睾诊断的准确率可达 97% 以上,可以确定隐睾的位置或者睾丸缺如。
如果双侧睾丸都摸不到,在进行上述定位检查之前,尚可作hCG试验[注射hCG 3日,再测定血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水平。如果睾酮水平增高,而FSH和LH水平正常,表示存在有功能的睾丸组织,可行定位检查或手术探查,发现的隐睾有保留价值。相反,如果FSH和LH的值增加,而睾酮值并不上升,表示缺乏有功能的睾丸组织,定位检查或手术探查若发现隐睾,也无保留与复位的必要]。
诊断隐睾症患儿的阴囊发育较小,阴囊内不能触到睾丸,因此诊断并不困难。对阴囊内摸不到睾丸者,首先使用超声作为筛选诊断,MRI和腹腔镜在高位隐睾的诊断中有相当的价值。需要注意:隐睾常合并鞘状突未闭,甚至腹股沟斜疝,突出至阴囊内的疝囊往往让人误以为是睾丸,在体检时特别对于嵌顿疝时尤其需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阴囊内是否有睾丸。
治疗隐睾治疗必须在2岁以前完成。在新生儿时期发现的隐睾可以定期观察,如果小儿至6个月时睾丸还未降至阴囊内,则自行下降的机会已很小,应考虑激素或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生育能力,改变外观缺陷,避免患儿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减少睾丸恶变趋向。
1.激素治疗
对低位隐睾可以尝试采用激素治疗,部分睾丸下降固定术后的患儿也可谨慎使用。治疗多适用于1岁内患儿,6月后即可开始使用。激素主要有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也可LHRH + HCG联用。
2.手术治疗
隐睾诊断一旦确定,患儿6月后即可手术,激素治疗无效和就诊年龄已超过1岁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最晚不能超过2岁。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在诊治高位隐睾时有明显优势。其他的手术方式还有睾丸自体移植术,若发现睾丸发育不良或萎缩需行睾丸切除术。如果一次手术无法将睾丸下降至阴囊则需行分期手术。
预后与治疗时的年龄有关。若2岁前完成治疗且睾丸顺利下降到阴囊内者,对男性生育力无影响。如果治疗时间推迟,会对男性生育能力造成损害,同时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机会明显增高。
预防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男孩出生后要常规检视阴囊,如果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诊断为隐睾,6月后必须开始治疗。如果激素治疗无效,及时改行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