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幼年息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幼年息肉又称简单息肉,或称潴留性息肉,多发生于2~10岁,发病率较高,约占小儿息肉中的80%,为良性含腺体的肉芽肿,多能自愈,尚未见有恶性变的病例,男孩多见。其发生原因可能在过敏的基础上,由于硬便的损伤,慢性炎症引起,开始肠黏膜呈慢性炎变而有局限性肉芽增生,渐渐增大形成1cm左右直径的息肉,多呈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红色,随肠蠕动的牵拉息肉根部逐渐形成黏膜蒂,最后随肿物的增大而蒂变细,直至血运供应不足或蒂扭转,息肉糜烂,坏死,脱落而自愈。

病因其发生原因可能在过敏的基础上,由于硬便的损伤,慢性炎症引起,开始肠黏膜呈慢性炎变而有局限性肉芽增生,渐渐增大形成1cm左右直径的息肉,多呈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红色,随肠蠕动的牵拉息肉根部逐渐形成黏膜蒂,最后随肿物的增大而蒂变细,直至血运供应不足或蒂扭转,息肉糜烂,坏死,脱落而自愈。

临床表现幼年息肉的主要症状为无痛性慢性便血,一般多在粪便的表面有一条状血迹,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量较少,少数病例便后自肛门滴数滴鲜血,由于息肉脱落引起大量出血者罕见,当息肉表面有继发感染时,除便血以外尚有少量黏液,有时在粪便的血迹处,可见一条状压痕,为息肉压迫粪便所致,病儿排便时一般无何痛苦,无里急后重症状,低位或有长蒂的息肉,排便时可将其推出肛门外,于肛门处可见一红色肉球,该病由于出血量不多,小儿很少有明显的贫血。

检查一般常规检查正常,少数血常规检查可有血红蛋白减少,大便常规检查可有潜血阳性,直肠指检时,一次指检阴性并不能排除息肉的诊断,可于排便或灌肠后复查,比较高位的息肉可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或用X线钡灌肠及排钡后注气造影双重对比的方法检查。

诊断幼年息肉主要依靠无痛性大便少量带血的病史,多于直肠后壁触及直径0.5~2cm有蒂或无蒂的肿物,加之辅助检查可以确认。

鉴别诊断1.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

可有家族遗传性病史,在结肠及直肠内布满息肉,大小不等,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直肠指诊可以摸到直肠全部都有息肉,诊断即可明确。

2.肛裂

多有便秘史,排便时肛门有痛感,粪便表面有血迹,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杂,有时便后自肛门滴血,量不多,用手指按压肛门两侧,使肛门外翻,在肛门正中线前后方可见有肛裂存在。

3.溃疡性结肠炎

一般发生在较大儿童,排便次数增多,便稀薄,除有血液外尚有大量黏液和脓,并有里急后重感,直肠指诊偶尔也摸到多数息肉样肿物,乙状结肠镜检在直肠乙状结肠壁可见到散在的溃疡面。

并发症部分患儿可并发贫血,偶可至大量便血,直肠脱垂,有蒂大息肉偶尔并发肠套叠,亦有可引起腹泻者。

治疗低位息肉直肠指检能触及者一般均在门诊手法摘除。即用手指在直肠内压迫息肉蒂部,使其在蒂和息肉相接部离断,一般出血不多。如息肉大而蒂长者可以手指将息肉钩出肛门外,用丝线结扎蒂部,然后将息肉送还直肠内,俟其自行脱落。息肉摘除后休息1小时,如排便或直肠指检无再出血则可令患儿返家。高位息肉可在乙状结肠镜检或纤维结肠镜检下,摘除息肉,以上方法不能摘除时,需考虑开腹切肠摘除息肉,但很少有此需要。

预后本病对小儿健康影响不大。个别病儿因息肉脱落,可引起大量便血100~200ml,出血均可自停。罕见发生休克而需紧急输血治疗者。多数病儿于10岁内息肉脱落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