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匐行性脉络膜萎缩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匐行性脉络膜萎缩又称盘周地图状轮状脉络膜病变,是眼底后极部脉络膜毛细血管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主要的自觉症状为视力减退,眼前黑影。视力下降的程度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大小。如未累及后极部或黄斑中心凹者,则视力损害较轻。视野检查周边视野正常,可出现绝对或相对中心或旁中心暗点。视觉电生理检查可以发现少数病人的ERG及EOG异常。

病因病因尚未阐明。曾被提到的可能致病因素有感染、免疫反应引起的脉络膜血管闭塞以及原发性脉络膜硬化等。Duke-Elder认为可能属于原发性脉络膜萎缩,Yanaff认为则是一种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1.视功能改变

主要的自觉症状为视力减退,眼前黑影。视力下降的程度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大小。如未累及后极部或黄斑中心凹者,则视力损害较轻。视野检查周边视野正常,可出现绝对或相对中心或旁中心暗点。视觉电生理检查可以发现少数病人的ERG及EOG异常。

2.眼底改变

(1)急性期 初期主要眼底特征是在后极部视网膜血管下有多发、边界不清、大片状黄白色、不规则病灶,呈地图样形态。以视盘为中心向黄斑部及赤道部扩展。病灶可反复再发,在急性病灶中夹杂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病灶周围有黄白色进行边缘,并向病灶周围正常视网膜血管下深层组织侵犯,呈匐行状改变。病灶浅面的视网膜水肿,视网膜血管充盈扩张。视盘水肿。

(2)亚急性期 发病6~12个月后,RPE和视网膜水肿消退,视网膜下黄白色渗出物吸收。病损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的毛细血管破坏,为灰棕色瘢痕组织代替,病变区及边缘有色素脱失和沉着。瘢痕可为孤立性;也可融合成地图状。陈旧性的病灶区脉络膜大血管暴露,萎缩区的边界清楚,与正常眼底有明显的界限。视网膜下可出现新生血管。病变有时停止一段时期,以后又活动进展。

(3)慢性期 病变停止进展完全萎缩,为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形成视网膜下瘢痕,并常见到其中的大脉络膜血管。病变有清楚边界,每个病灶在病变过程中多是同样大小,无炎症反应,无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和RPE脱离。

检查组织病理学:病灶处脉络膜与视网膜分离,均有显著水肿,组织增厚可达正常组织厚度的5倍。在脉络膜、视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有组织坏死。在视网膜外层与外界膜有出血及机化性肉芽肿。

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早期病变活动时,动脉期病变区呈现弱荧光,但弱荧光的边缘部分显示强荧光。造影晚期病变区组织着色,出现强荧光。视盘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荧光渗漏,视网膜静脉充盈。管壁增厚,并有渗漏。

2.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在本病急性期造影各期显示明显的持续性弱荧光,晚期病损有锐利的清楚边缘。有些病例在活动性炎症区域外可看到局灶性的强荧光区。在亚急性期,脉络膜大、中血管在病损内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较小的脉络膜血管持续性充盈延迟或无灌注,晚期可见病损区内的普遍染色和强荧光。在慢性期,由于炎症后陈旧性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的发生,在早期充盈期造影显示脉络膜充盈延迟或不充盈。随着RPE和内层脉络膜的丧失,可见弱荧光。当存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时,可见到新生血管的强荧光。

诊断主要是根据眼底的表现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早期病灶区为弱荧光,边缘为强荧光的“中黑外亮”特征,且病变区呈地图状不规则分布。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后部多发鳞状色素上皮病变、急性色素上皮炎、视网膜脉络膜炎、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相鉴别。

治疗试用皮质激素可改善自觉症状,缩短病变过程。但本病可自然静止。如发现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可用激光凝固。

预后侵犯黄斑部可引起中心视力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