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性肌炎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或拇畸形的一种疾病。骨化性肌炎的发生可与外伤性血肿有关,但部分患者并无明显原因,它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在纤维结缔组织中,原始细胞增殖活跃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形成,钙盐沉积,形成骨组织。成熟的异位骨化具有骨的结构,外层包裹纤维结缔组织,里面是成骨细胞,具有小梁结及类骨组织,中心是活跃的原始细胞。
病因一部分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学者报道产生骨化有四个因素:①刺激因素:常常是挫伤,可导致血肿。这种损伤可很轻微,仅少量的骨骼肌或肌原纤维受损。②损伤信号:损伤组织或细胞分泌信号蛋白。③存在基因表达缺陷的间叶细胞,这些细胞接受适当的信号后可生成骨样或软骨样细胞。④存在连续发生骨化组织的环境,其中信号基因最为关键,Urist命名该基因为BMP。
临床表现多见于30岁以前。常发生在外伤后,也有少数病例并发于其他疾病,例如发生在偏瘫、脊髓前角灰质炎,烧伤或破伤风患者。外伤后,软组织内出血可能是造成骨化的原因。常于外伤2~3周后,在软组织出现钙化及骨化。病变常出现在易受外伤的部位,如肘、股、臀部。在邻近长骨的骨干部分沿骨干的方向排列,呈层状骨化,而且于一处或数处可与邻近骨相联。病变很少伸延到骨端及关节的部位。
骨化好发于肱前肌,表现为肘关节区肿胀与疼痛,肘关节被动与主动活动均受限。疼痛与肿胀减退后在肘关节前方可以摸到一个界线清楚的硬的肿块。因肌肉无弹性,故肘关节伸展受限;由于肿块的阻挡,屈曲也明显受限。
检查X线检查的特征是受伤后不久可出现局限性肿块。伤后3~4周,在肿块内显示毛状致密象,其临近骨将显示骨膜反应。伤后6~8周,病变边缘部清楚地被致密骨质所包绕,且具有新生骨的外貌。软组织肿块的核心部有时显囊性变且逐渐扩大,其内腔到晚期可形成蛋壳状的囊肿。伤后5~6个月肿块收缩,因而肿块与邻近的骨皮质和骨膜反应之间可显出X线透亮带。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1.手法治疗
(1)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术者一手握患肢的手掌,另一手大拇指、示指从肩部起运用“缕法”缓缓向下缕顺,缕时,每隔一段缕捏1次,以达到理筋、分筋之目的。
(2)术者右手大拇指运用顺法、从肩、臂至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进行点揉,以达到通络止痛的作用。
(3)术者两手掌由腋下至肘部,下达前臂运用“搓法”先轻后重,由重转轻进行搓动,以达到舒筋散瘀及松解肌腱的功效。
(4)术者一手或两手握患肢远端,运用“运拉”法顺势牵引,牵力不可粗暴,使患肢伸的功能逐渐恢复。
(5)术者左手固定其患肢的上臂,右手握其腕部,运用“屈法”使患肢的掌心向着肩部屈曲。此时,术者手法用力要均匀,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加重肘部的软组织损伤。
以上手法治疗在第一次熏洗后进行,反复施术3遍。时间以15分钟为宜,每天1次。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通过损伤DNA而对快速分裂的细胞产生影响,阻止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从而有效地阻止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形成。因骨折后反复多次整复而发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者,可应用放射治疗,尤其是切除骨化块后为预防复发更应进行放射治疗。
3.康复介入治疗
减小局部压力和多活动患肢是预防该病的基本方法。一旦怀疑骨化性肌炎发生,应停止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应限制在无痛范围内。骨化性肌炎可引起局部疼痛,有时会较剧烈,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局部注射赖氨酸阿司匹林。
4.康复训练
(1)肩关节 ①徒手训练 叉腰和背手,主要训练内旋;摸头,单手或双手摸头,主要训练外旋;匍匐,趴地伸上肢,双手伏于地,利用臀部进退以前举肩;坐于桌旁,患手置于桌上,利用自身体重进行各方向的活动。②器械训练 体操棒训练,用健手带患手作肩关节活动;滑轮训练,通过头顶的滑轮,用健手带动患手外展上举,但此法易致肩痛;摆动训练,弯腰伏于高台上,患者握适当重物作各种方向的肩关节活动;肩胛梯,以手指爬升墙上有小阶梯的肋木;肩胛轮,同时训练肩外展、上举与旋转。③被动训练 全范围运动,由治疗师根据解剖和生理进行,是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少的方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法;松动术。
(2)肘关节 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同时有利于肘关节挛缩的治疗。从功能角度考虑,肘关节挛缩的康复重点是恢复屈肘,其次为伸肘。其康复训练的原则为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运动治疗以患者的耐受度或轻度疲劳感为宜。
(3)腕与手 腕与手的挛缩多源于外伤、烧伤和风湿性关节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