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使血液进入颅内或椎管内的蛛网膜下隙所引起的综合征。它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其中70%~80%属于外科范畴,临床将蛛网膜下隙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

病因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约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前者较后者多见。其他原因有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颅内肿瘤卒中、血液病、动脉炎、脑炎、脑膜炎及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但均属少见。

临床表现1.出血症状

发病前多数病人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发病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

2.脑神经损害

以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常见,占6%-20%,提示存在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或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3.偏瘫

在出血前后出现偏瘫和轻偏瘫者约占20%。由于病变或出血累及运动区皮质和其传导束所致。

4.视力视野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沿视神经鞘延伸,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发病后1小时内即可出现,这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力证据。

5.约1%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

可出现颅内杂音。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数日可有低热。

检查1.头部CT

诊断急性SAH准确,显示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

2.头部MRI

发病后一周内的急性SAH在MRI很难查出。

3.脑血管造影

是确定SAH病因必须的重要手段,对SAH病人应视为常规检查。

4.腰椎穿刺

对CT已确诊的SAH不再需要作腰穿检查;因为伴有颅内压增高的SAH,腰穿可能诱发脑疝。

治疗1.一般治疗

出直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应用止血剂。头痛剧烈者可给止痛、镇静剂,并应保持大便通畅。当伴颅内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溶液脱水治疗。

2.尽早病因治疗

如开颅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或脑肿瘤切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