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胃良性肿瘤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胃良性肿瘤约占胃肿瘤的3%。一类源于胃壁黏膜上皮组织的腺瘤或息肉样腺瘤。另一类源于胃壁间叶组织的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

病因胃平滑肌瘤多数发生于胃肌层,亦可来自黏膜肌层。常为单发,偶见多发。以胃体部为最常见,其次为胃窦、胃底、幽门和贲门。肿瘤大小不一,一般在0.5~1.0cm,但也有达2cm以上者,位于肌层内者常3cm者常产生症状。

临床表现1.胃平滑肌瘤

为最常见的胃良性肿瘤,约占胃良性肿瘤的40%。多见于中年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别。多数发生于胃肌层,亦可来自黏膜肌层。常为单发,偶见多发。以胃体部为最常见,其次为胃窦、胃底、幽门和贲门。约半数的肿瘤表面伴有深浅不等的溃疡,可引起严重的出血或长期粪便隐血阳性。

2.胃腺肌瘤

在胃壁中由交叉的平滑肌束组成,其中有类似十二指肠腺(Brun-ner腺)或胰腺组织,常发生在胃幽门端,形成囊性或结节性病灶,一般认为是良性平滑肌瘤的变异。

3.胃纤维瘤

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可发生于胃任何部位,多在黏膜下,为球形或卵形。可带蒂,质硬,其内部可有钙化。

4.胃神经纤维瘤

可单发于胃,亦可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一部分,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多在黏膜下,表面常有浅溃疡形成。

5.海绵状血管瘤或毛细血管瘤

多见于胃体及胃窦部,发生于黏膜下层最多,浆膜下次之。大小不一,可呈球形或分叶状,质软,色暗红或紫红。胃镜检查疑及本病时,应禁忌作活组织检查。

6.胃化学感受器瘤

罕见。又称胃非嗜铬性副节瘤,是发生在胃壁中迷走神经体(第二个副交感神经节)的化学感受器肿瘤。与其他部位的化学感受器瘤一样,大多为良性瘤,生长缓慢,偶有恶性报道。好发于中年人,临床上绝大多数无功能表现。肿瘤呈球形或卵形,有包膜,质硬,瘤组织的嗜铬反应阴性。本病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宜手术治疗。

检查1.钡餐检查

胃内可见形状规则、边缘整齐的半圆形充盈缺损阴影,但周围黏膜和胃蠕动正常。

2.胃镜检查及活检

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确诊。

诊断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确诊。

治疗由于胃良性肿瘤临床有时难于完全排除恶性可能,即使为良性,今后也可能恶变或出现梗阻、出血等并发症,故亦应积极手术治疗。可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胃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