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包括: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而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致椎动脉受累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之脊髓型颈椎病略为多见,因其中大多系由于椎节不稳所致,易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或好转,故住院及需手术者较少。本型主要引起头痛症状。
病因本病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所致。
临床表现1.颈椎病的一般症状
如颈痛、后枕部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如波及脊髓或脊神经根,则出现相应的症状。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偏头痛 以颞部为剧,多呈跳痛或刺痛。
(2)迷路症状 主要为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症状。
(3)前庭症状 主要表现为眩晕,
(4)记忆力减退。
(5)视力障碍 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
(6)精神症状 以神经衰弱为主要表现,多伴有近事健忘、失眠及多梦现象。
(7)发音障碍 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严重者可出现发音困难,甚至影响吞咽。
(8)猝倒 即当患者在某一体位头颈转动时,突感头昏、头痛,患者立即抱头,双下肢似失控状发软无力,随即跌(坐)倒在地。
3.自主神经症状
临床上以胃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症状为多。个别病例可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检查1.X线改变
平片X线检查(主要是颈椎功能位的检查,判定有无椎体节段不稳)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赘、项韧带钙化、椎体移位。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
通过股动脉穿刺与插入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以数字减影成像技术获得的清晰的椎动脉图像。
3.MRI成像技术
对判定脊髓状态以及两侧横突孔有无变异、是否对称、内径有无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无损伤的椎动脉MR成像技术(MRA),对椎动脉的判定既安全又具有诊断价值。
4.其他
包括传统的椎动脉造影、CT检查等均可酌情选用。
诊断主要依据以下诸要点:
1.有椎-基底动脉缺血征(以眩晕为主)和(或)曾有猝倒病史。
2.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椎体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一般均有较明显的交感神经症状。
5.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
6.除外椎动脉第一段(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7.除外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
8.本病的确诊,尤其是手术前定位,应根据颈椎功能位X线片、MRA、DSA或椎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另外,可通过严格规范的佩戴颈托(在发作频繁时佩戴颈托2~4周,观察症状发作次数和症状是否减轻)进行诊断性治疗(这种诊断性治疗主要是针对动力性因素原因所致的椎动脉性颈椎病)。
治疗1.非手术疗法
为本型的基本疗法,尤其是因颈椎不稳所致者,大多可痊愈而不留后遗症。
2.手术疗法
主要是颈前路前方减压固定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