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婴儿玫瑰疹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婴儿玫瑰疹又称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急性良性玫瑰样发疹,其特征为热退疹出。通常多见于颈项、躯干上部,面及四肢。一般不发生在鼻颊、膝下及掌蹠,全身症状轻。患儿一般状态尚好。除高热、食欲欠佳外,少数患儿发热期可有倦怠、恶心、颈淋巴结肿大及惊厥。2岁以内幼儿、突然高热无皮疹,然而热退时皮疹出现,可以诊断本病。

幼儿急疹可能与病毒相关,有人认为由柯萨奇病毒b5引起。但缺少确切证据。本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幼儿,冬季多见。潜伏期为10~15天。无前期症状而突然高热,体温高达39~40℃。经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淡红色粟粒大小斑丘疹、散在分布,少数皮疹融合成斑片。经过24小时皮疹出齐,再经过1~2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迹。

病因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7~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婴幼儿急疹一般是HHV-6,HHV-7/HHV-8导致,可造成多脏器的损伤。

诊断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他临床症状较轻。

2.颈、枕、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诊断1.麻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黏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2.风疹

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3.药疹

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急疹一般预后较好,一般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只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并给予对症的治疗治疗,几天后便会痊愈。对于幼儿急疹的判断,家长可观察孩子是否有持续高烧3~4天,且体温在39~40℃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有类似感冒等症状。在确诊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应要让孩子多休息,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的新鲜,减少孩子的活动量,并做好防护和隔离,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出过一次以后也不会再出。减少抗病毒、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但有少数患儿可出现并发症,故病程中应注意观察及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

1.一般治疗

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

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含有“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成分的婴幼儿退烧药(例如:泰诺林、百服宁、美林等),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3.中医治疗

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