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多样性皮疹和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常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在早期或急性阶段,临床症状为成片的红斑和丘疹,或是肉眼未见的水疱,严重时出现大片渗液及糜烂。
病因1.内因
患者的过敏体质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与遗传有关,可随年龄、环境而改变。神经因素如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劳累等,也可诱发或使病情加重。此外,内分泌、代谢、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等因素也与发病有关系。
2.外因
日光、湿热、干燥、搔抓、摩擦、化妆品、肥皂、皮毛、燃料、人造纤维等因素均可诱发湿疹。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食品可使湿疹加重。
临床表现在早期或急性阶段,临床症状为成片的红斑和丘疹,或是肉眼未见的水疱,严重时出现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并结痂,皮损处由鲜红变成暗红,无大片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常与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皮损处颜色更暗或发生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活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引起显著的苔藓样化,与神经性皮炎不易区别。湿疹有多种形态,容易减轻、加重或复发,边界不太清楚。皮疹常对称分布,根据急性或慢性程度而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鳞屑、痂、色素增加或减少、皲裂或苔藓样化等不同的表现,其中多种表现常混杂在一起,先后发生。如有继发性感染,还可有脓疱等皮损。
诊断根据急性期皮损原发疹的多形性,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作的特点,做出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患者有接触史,轻者局部仅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除瘙痒疼痛外,少数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治疗避免皮损部位受刺激,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不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急性湿疹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急性湿疹的主要内部原因。皮肤外部营养疗法可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琉璃苣油,维生素B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