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破碎病,中医病名。是因肝火或湿热蕴结于乳头、乳蒂及乳晕部所致。以乳头破碎,或乳晕裂开,疼痛,揩之出血或流黄色粘液,哺乳痛甚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类疾病。多见于初产妇。西医则称为乳头皲裂。本病若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病情较重,易反复发作。
名词解释是因肝火或湿热蕴结于乳头、乳蒂及乳晕部所致。以乳头破碎,或乳晕裂开,疼痛,揩之出血或流黄色粘液,哺乳痛甚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类疾病。多见于初产妇。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临床变小及特点,与西医病名乳头皲裂基本相同。
病因本病病因为暴怒或抑郁伤肝,以致肝失疏泄,久郁化火,或肝经湿热蕴结,外发于乳头肌肤而成。
病机女子乳头属肝,肝火亢盛,易生本病。况且乳头皮肤柔嫩,当乳儿出牙时吮乳可能咬破乳头;或因产妇先天乳头发育畸形(乳头平塌或内缩),或乳汁分泌不足,乳儿吮吸困难,强力吮咂咀嚼而致乳头破损。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为乳头及乳晕部皮肤剥脱,形成大小不一的裂口,可浅可深,严重者沿乳头基底部发生环状裂口。
2、裂口中渗出脂水,干结成黄色痂皮。伴干燥性疼痛,小儿吮吸时,痛不可忍,宛如刀割。
3、因怕痛拒哺,乳汁郁积可产生乳房结块,继发乳痈。或乳头溃烂不堪,或乳晕皮肤脂水淋漓,痒痛交作。
病证鉴别1、乳头破碎病与乳腺癌
有些乳腺癌可有类似增生症的表现,但乳腺癌的肿块多为单侧,肿块固定不变,且有生长趋势。在月经周期变化中可表现增大,而无缩小趋势。针吸即可明确诊断。
2、乳头破碎并与乳腺脂肪坏死
该病好发于外伤后、体质较肥胖的妇女。其肿块较表浅,未深入乳腺实质,肿块不随月经周期变化。针吸细胞学检查和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
辩证论治辩证要点本病应从脏腑、虚实来辩证。乳头皮肤破裂,干燥裂痛,揩之出血。舌质尖红,苔薄黄,脉弦数,应考虑为肝郁化火,以肝、实证为主。乳头皮肤糜烂,脂水淋漓,或结黄痂,疼痛剧烈,并发乳晕皮肤湿疮,应考虑为肝经湿热,以肝、湿热实证为主。
治疗原则本病若肝郁化火证,宜清肝解郁法;若肝经湿热证,宜泻肝利湿。以外治方法为辅助治疗。
证治分类1、肝郁化火证
主证:乳头皮肤破裂,干燥裂痛,揩之出血。舌质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白术、柴胡、当归、茯苓、甘草、牡丹皮、山栀、芍药。
2、肝经湿热证
主证:乳头皮肤糜烂,脂水淋漓,或结黄痂,疼痛剧烈,并发乳晕皮肤湿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泻肝利湿。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焦栀、柴胡、黄芩、生地、泽泻、当归、白木通、甘草、银花、连翘、板兰根。
转归预后本病若正气较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病情较重,易反复发作,痛苦异常。
预防调护1、先天性乳头凹陷的,应当经常牵拉乳头或用矫正器矫正。
2、乳头内陷若程度不重,只要坚持,完全可以通过手法牵拉或矫正器达到治愈的效果
3、若不能完全矫正,哺乳时乳头仍然凹陷的,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喂养婴儿。
4、授乳时须把乳头全部塞入婴儿口中,以免咬破乳头。授乳后宜清洗乳头,保持干燥,并避免擦伤。
5、乳头破碎后,应停止让婴儿直接吮乳,可改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喂养。
文献摘要《疡科心得集》:“乳头风,乳头干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黏水,或结黄脂。此由暴怒抑郁,肝经火邪不能施泄所致,胎前产后俱有之。”“内服加味逍遥散;外以白芷末,乳汁顿熟调敷。”1
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清泉 -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