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气血两燔证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气血两燔证,中医病证名,本证见于温热性质的温病,多为气分邪热未解而营分或血分热毒又炽,以致成为气、营、血错综复杂的证候。

病因病机本证是由温热邪气侵入气分而未解,并继续深入发展,波及营(血)分,形成气分热邪未罢,营(血)热毒又盛的气营(血)两燔之证。其多见于风温、春温、暑温、伏暑、温毒等外感疾病,以及湿温病化火化操的发展过程中,证情复杂,病位波及多个脏腑组织。

辨证要点气分与血分邪热均盛、津液两伤、脏腑功能严重失调为本证审证基础。在临床上见有主症或见气分证而舌质深绎均可认为本证。

临床表现高热,口渴,头痛,烦躁。肌肤发斑,吐血,衄血,便血。舌质绛、苔黄,脉数。

治法解毒凉血。

常用方剂清瘟败毒饮。

常用中药生石膏、生地黄、犀角、川连、山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针灸治疗取大椎、曲池、商阳、内庭、关冲、十宣,以清泄气分之高热;取曲泽、中冲、少冲、血海等穴可清泄营分之血热。手法宜用泻法,每日1、2次。神昏谵语者可加人中;动风抽搐者加委中、行间等穴。

转归预后若气热全入血分则可成为血分证。若气血两清则可遗有一般阴虚证或肺胃津伤等证。本证也可深入下焦而成肝肾阴虚诸证。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孙光荣 - 国医大师、中医药文献学家、临床专家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