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夹竹桃叶,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Pers.)K. Schum的叶。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蛇头疔。
入药部位叶。
性味辛、苦,温。
功效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蛇头疔。
相关配伍治蛇头疔:(黄花夹竹桃)鲜叶捣烂和蜜调匀包敷患处,日换2-3次。(《福建中草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外用,不作内服。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黄花夹竹桃,又名黄夹竹桃。常绿小乔木,高2-5m。全株光滑无毛。有乳液。树皮棕褐色,皮孔明显;小枝下垂,灰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革质,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15cm,宽7-10mm,两端长尖,鲜绿色,光亮,背面较淡,边稍背卷;中肋明显。聚伞花序顶生,长5-9cm;有总柄,通常6花成簇,黄色,芳香;花梗长约2cm;萼片5,绿色,三角形,长7-9mm;花冠大形,漏斗形,花冠筒喉部具5个被毛的鳞片,花冠裂片5,向左覆盖,比花冠筒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喉部,花丝被银白色毛;柱头圆形,先端2裂;花盘缺;子房无柄,秃净,2裂。核果扁三角球形,径3-4cm,内果皮木质,生时绿色而亮,干时黑色。种子2-4颗,长圆形,淡灰色。花期6-12月,果期8月至翌年春节。
生长环境多培植于路边或庭园。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药材鉴别叶片向外卷曲成筒状,完整叶片呈条形,长10-15cm,展开0.5-1cm,全缘,近无柄,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两面光滑无毛;叶背面主脉突出。腹面呈槽形。叶质脆而易碎。气微,味苦。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本祥 - 教授,研究生导师 - 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