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新生儿头颅血肿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头颅血肿属新生儿产时损伤性出血,为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器械助产等所致。头颅血肿,往往在出生后就发现,也可能生后数天方始明显。多见于头颅顶部,血肿边缘清楚,周界不超过骨缝,局部头皮正常,波动感明显。由于胎儿被迅速逼出产道时,胎头突然由高压下释放,使头颅骨膜下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血液积聚在局部形成血肿;此外,胎头负压吸引产有时可发生头颅血肿。

病因为产时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器械助产等所致。

1.头盆不称或胎位不正

在分娩过程中头盆不称胎位不正、胎头抵达骨盆壁时头部受产道的骨性突起部位(如骶骨岬耻骨联合)的压迫。

2.器械助产

产钳助产牵引而受伤。

3.易发因素

胎儿本身体质所引起如血液中凝血酶原的低下,凝血功能较差,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等。

临床表现患儿多为足月儿,体重多超过2500克,出生时良好,数小时后发现头颅血肿或发现于出生后1~4天。

1.头颅血肿

头颅血肿又称骨膜下血肿,血肿位居顶骨或后顶骨,常位于一侧或两侧顶骨部,两侧同患头颅血肿者偶见之,额骨、枕骨及颞骨三处同时发生血肿者亦间或有之,由于骨膜下出血缓慢血肿,多在生后数小时或2~3天才明显,1周内达最大范围,以后渐吸收缩小,血肿界限清楚不越过骨缝,有波动感,局部患处皮肤颜色无改变,个别患儿的血肿局部皮色发红。初起时中部血肿处紧张,其后血肿处顶部呈现波动,头颅血肿吸收较慢,因大小不同可在2周至3个月左右消退。吸收时周围基底的骨膜下,因有石灰盐存在,坚硬而参差不平,先在血肿边缘形成隆起的骨化的硬边,中央凹陷呈火山口样改变。血肿中有渗出物,其吸收时间的长短,视血肿的大小而异,长者3~4个月,短者约2个月。坚硬不平的边缘亦能渐次消失惟需时更长。有时血液透过头颅的骨折部或裂隙而在颅骨与顶脑膜之间形成颅内血肿。此种血肿范围较小,但偶亦能压迫大脑而出现脑症状。个别患儿头颅血肿甚大波及眼睑及前额,患儿出现苍白、休克,可因突然循环衰竭而死亡。头颅血肿可受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浓度的下降而加重。

2.帽状腱膜下血肿

生后不久即见头皮局限性肿胀出血,可通过软组织扩散,出血量较少时血肿范围较局限;出血量多时肿胀范围逐渐扩大,可累及整个头皮甚至波及额、眼周枕或颈背部,血肿有波动感常使前囟不易扪清,所覆皮肤可呈青紫色,出血严重时可致贫血或低血容量休克,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检查1.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因失血可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减少。

(2)血生化检查: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脏功能检查正常。

2.其他检查

(1)颅骨摄片:头颅血肿往往单独存在,仅有局部血肿作颅骨摄片,以除外骨折;脑膜膨出者头颅X线片可见局部颅骨有缺损可助鉴别。

(2)头颅B超和CT检查:除外颅内出血。

(3)头颅MRI:可以明确诊断,特别是慢性血肿。

诊断1.病史

在分娩过程中,有头盆不称、胎位不正、产钳助产牵引史。

2.临床表现

发生于出生后1~4天,帽状腱膜下血肿表现特点为血肿发生于头颅的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血肿大都在2~3天内缩小,而逐渐消失,头颅血肿部位多在顶部,多于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逐渐增大,血肿境界清楚,不超过骨缝,范围中心有波动感,无全身症状,血肿消退较慢。

3.辅助检查

头颅CT和MRI提示血肿的存在。

治疗头颅血肿多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治疗。出血较多引起贫血时可适量输血;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进行光疗。若2个月后头颅血肿仍巨大,可抽吸后加压包扎,或手术清除之。可用维生素K1治疗,以防止因发生新生儿出血症而引起出血加重。

评论
蚌埠市妇幼保健院
秀才级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