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南天竹梗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南天竹梗,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茎枝。南天竹梗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湿热,降逆气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泻痢,热淋、目赤肿痛,咳嗽,膈食。

入药部位茎枝。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清湿热,降逆气。

主治用于湿热黄疸,泻痢,热淋、目赤肿痛,咳嗽,膈食。

相关配伍1、治小儿睡觉磨牙:南天竹茎叶适量,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2、治膈食:南天竹鲜茎、鲜桔梗各30g,活鲫鱼1条。水煎,吃鱼和汤。(江西《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除去杂质及叶,洗净,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南天竹又名南天烛、蓝田竹、杨桐、阑天竹、大椿、猫儿伞、小铁树、老鼠刺、珍珠盖凉伞。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为红色。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3-5片,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深绿色,冬季常变为红色。花成大型圆锥花序,长13-25cm,花直径约6mm,萼片多数,每轮3片,内两轮呈白色花瓣状;雄蕊6,离生,花药纵裂;子房1室,有2个胚珠,花柱短。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或有时黄色,直径6-7mm,内含种子2颗,种子扁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院。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相关论述1、《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止喘,兴奋强壮。”

2、《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目赤疼痛:南天竹梗五钱,路边荆、马兰、冬桑叶各三钱,水煎服。”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蒋林 - 教授 - 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