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小牛力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小牛力,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Millettia pulchra (Benth.) Kurz. Var. laxior (Dunn) Z. Wei的根和叶。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消肿,补虚宁神之功效。常用于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痔血,疮疡肿毒,风疹发痒,病后虚弱,消化不良。

入药部位根和叶。

性味味甘、苦、微辛,性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散瘀消肿,补虚宁神。

主治用于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痔血,疮疡肿毒,风疹发痒,病后虚弱,消化不良。

相关配伍1、治风湿关节痛:小牛力根3-6g。水煎服或磨水服,并可研末酒调外敷。

2、治痔血:小牛力根6g,算盘子根、地榆炭、田基黄各30g。水煎服。或根6g,炖猪脚服。

3、治风疹发痒:小牛力根煎水,先熏后洗。内服3-6g。(1-3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磨汁服。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湖南药物志》:“多服呕吐。孕妇忌服。”

采集加工秋、冬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根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3-8米;树皮粗糙,散布小皮孔。枝、叶轴、花序均被灰黄色柔毛,后渐脱落。羽状复叶长8-20厘米;叶柄长3-4厘米,叶轴上面具沟;托叶披针形,长约2毫米,密被黄色柔毛;小叶6-9对,间隔约2厘米,纸质,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7-1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或钝,上面暗绿色,具稀疏细毛,下面浅绿色,被平伏柔毛,中脉隆起,侧脉4-6对,直达叶缘弧曲,细脉不明显;小叶柄长约2毫米,被毛;小托叶刺毛状,长1-3毫米,被毛。总状圆锥花序腋生,长6-15厘米,短于复叶,密被灰黄色柔毛,生花节短,长1-2毫米,远离;花3-4朵着生节上;苞片小,披针形,小苞片小,贴萼生;花长0.9-1.2厘米;花梗细,长3-4毫米;花萼钟状,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密被柔毛,萼齿短,三角形,上方2齿全合生;花冠淡红色至紫红色,旗瓣长圆形,先端微凹,被线状细柔毛,基部截形,瓣柄短,翼瓣长圆形,具1耳,龙骨瓣长圆状镰形,与翼瓣均具长约2.5毫米的瓣柄;雄蕊单体,对旗瓣的1枚基部分离;无花盘;子房线形,密被柔毛,花柱细,短于子房,向上弯曲,胚珠约5粒。荚果线形,长5-10厘米,宽1-1.5厘米,扁平,初被灰黄色柔毛,后渐脱落,瓣裂,果瓣薄木质,有种子1-4粒;种子褐色,椭圆形,宽约1厘米。花期4-8月,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生于荒野山坡草地灌丛中。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一,直径2-4cm。表面浅棕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向皮孔,偶有须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切片呈椭圆形或圆形,厚4-8mm。切面黄白色,粉性有的可见淡黄色至棕黄色树脂状分泌物。气微,味淡。

相关论述1、《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止痛,宁神。治跌打肿痛。”

2、《广西民族药简编》:“水煎服治消化不良,小儿干瘦;与猪肉炖服治病后虚弱;与猪脚炖服治风湿关节肿痛。”

3、《湖南药物志》:“活血止血。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痔血,风疹发痒。”

附注本品在我国少数地区民间代甘草用,称“土甘草”。

1234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蒋林 - 教授 - 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