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文蛤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文蛤肉,中药名。为帘蛤科文蛤属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等的肉。动物文蛤,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具有润燥止渴,软坚消肿之功效。主治消渴,肺结核,阴虚盗汗,瘿瘤,瘰疬。

入药部位肉。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入胃经。

功效润燥止渴,软坚消肿。

主治消渴,肺结核,阴虚盗汗,瘿瘤,瘰疬。

相关配伍1、治小儿胎毒,湿疹,鲜河蛤蜊一个。烧存性,研细。香油调涂患处。(《吉林中草药》)

2、治鼻疔,活河蛤蜊一个,冰片一分,硼砂二分。将硼砂和冰片研细,放入蛤蜊壳内。待死后,用水溶液滴入鼻内。(《吉林中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30-60g。

使用注意阳虚体质和脾胃虚寒腹痛,泻泄者忌用。

药理作用1、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2、抗肿瘤作用。

3、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4、增加胸腺重量和血清溶血素抗体作用。

5、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作用。

6、提高血清总SOD活力作用。

炮制采集加工:捕取海蛤后,取肉,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文蛤,别名花蛤《梦溪笔谈》,黄蛤《现代实用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贝壳呈三角卵圆形,质坚硬,壳长60-122mm,高约为长的4/5,宽约为长的1/2。两壳顶紧靠,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略呈三角形。小月面矛头状,狭长,楯面卵圆形,宽大。韧带黑褐色,粗短,突出表面。壳表膨胀,光滑,壳皮黄褐色或红褐色,光亮如漆。自壳顶始,常有许多环形的褐色带及呈放射状“W”或“V”字样的齿状花纹。生长线明显,细致。无放射肋,腹缘圆。壳皮有时磨损脱落,显出白色。壳内面白色,前后缘略带紫色,无珍珠光泽。铰合部宽,左壳主齿3枚,前2枚短;后1枚长而宽,齿面具纵沟;前侧齿1枚,短突。右壳主齿3枚,前2枚短,呈人字排列;后1枚斜长而大;前侧齿2枚,1枚稍向腹面弯曲。外套痕明显,外套窦短而宽,顶端圆形。前闭壳肌痕小,略呈半圆形;后闭壳肌痕大,呈卵圆形。足扁平,舌状。

生长环境生于浅海泥沙中。

相关论述1、《全国中草药汇编》:“润五脏,止消渴,软坚散肿;为营养品,又为利尿药。且有软坚之功,治项下瘿瘤(包括淋巴腺肿、甲状腺肿等)。肺结核、阴虚盗汗,加韭菜作菜经常食。”

2、《南海海洋药用生物》:“肉炒酒吃,或将新鲜的壳带肉打碎,煮水服,作用与牡蛎相同。”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晋丽 - 教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