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丸子,中药名。为秋海棠科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 henryi Hemsl.的块茎。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具有活血消肿,止血,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关节肿痛,咯血,尿血,红崩白带,淋证,狂犬咬伤。
入药部位块茎。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活血消肿,止血,解毒利湿。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肿痛,咯血,尿血,红崩白带,淋证,狂犬咬伤。
相关配伍1、治跌打损伤:岩丸子、虎杖、旱田草各10g,豺皮樟、观音座莲20g,水煎服。(《常用草药图集》)
2、治狂犬咬伤:岩丸子、加吊藤各15g,水煎服。《常用草药图集》)
用法用量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采集加工秋后采挖块茎,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多年生小草本,高4-12cm。块茎圆球形;无茎。通常有1叶(有时有2-3叶),叶柄长4-8cm,有柔毛;叶片圆心形,长宽约3-7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凹口张开,近对称,两面具伏生柔毛,边缘有细圆齿。叶柄纤细,长4-8cm,有柔毛。二歧聚伞花序从地下生出,总花梗长7-17cm,有柔毛,花2-3朵,粉红色;雌雄花各有花被片4,蒴果长近1.8cm,略具柔毛,有3翅,1翅较大,狭三角形,尖头。花、果期秋季。
生长环境生于阴湿山地石隙中。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 。
附注民间有用本品避孕:月经净后,每天用一个,酒吞服,连服七天。据说可避孕一年,待研究。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晋丽 - 教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