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冷球蛋白血症血管炎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冷球蛋白是免疫球蛋白,其遇冷沉淀遇温再溶解。已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冷球蛋白:Ⅰ型,是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通常见于骨髓增生异常,如多发性骨髓瘤和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Ⅱ型,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既包括多克隆IgG也包括单克隆类风湿因子;III型,混合的多克隆冷球蛋白,IgG和类风湿因子都是多克隆的。在过去II型或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被认为是继发于EB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然而,现在清楚认识到大多病例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Ⅲ型或混合多克隆冷球蛋白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中,80%至95%的患者有丙型肝炎病毒的循环抗体,在血浆中也有病毒的RNA表现。本病是一种伴有股臀部皮损的冷球蛋白血症或冷纤维蛋白原血症(CFE)的疾病,其临床和免疫学的表现与一般的冷球蛋白症性血管炎不同,病程长,可反复发作。

病因病因除与寒冷刺激有关外尚不完全明了。CGE患者可无任何诱因,又无内脏损害,呈慢性经过,属特发型。CFE患者病程冗长,无内脏病变,常为原发型。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具有免疫复合物和冷凝的双重致病作用,除促使血液黏度增高引起的手足发绀、网状青斑外,还可造成血管炎损害。

本病好发于肥胖的中青年女性,病变局限于股臀部。这是因为该区皮温低及局部的皮下脂肪肥厚,符合CG(冷球蛋白)沉淀和激活补体所需的条件。而手指皮温虽低,但不适合于补体的激活,故很少发生皮损。

临床表现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包括: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和紫癜性皮疹。系统表现有关节痛、关节炎、淋巴结病、肝脾肿大、周围性肾病以及低补体血症(尤其是C4水平减低)、类风湿因子阳性。20%~60%的患者有肾脏疾病的表现,肾脏疾病更多见于II型冷球蛋白血症。肾活检显示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可见内皮下沉积、弥漫性IgM在毛细血管孔环沉积、内膜血栓由冷球蛋白沉积物组成是其典型表现。临床常见股外上方和臀部发生多形性皮损,病程长,可反复发作。寒冷季节发病,夏季消退。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别是股臀部肥胖者易见。根据临床表现的情况不同而分成下列三型:

1.多型红斑型

损害为轻微隆起的对称性鲜红色水肿性红斑,中心呈暗红或紫红色,境界清楚,可向周围扩大而互相融合,呈多形红斑样。经过缓慢。自觉轻痒或轻触痛。同时伴发网状青斑。

2.青斑性血管炎型

损害为青紫或青褐色网状红斑,部分呈暗紫色浸润性网状红斑,表面轻度糜烂、结痂、脱屑,中央具有浅瘢痕。皮疹单侧或对称分布。手足发绀或具有雷诺现象。病程冗长。自觉疼痛。

3.红斑结节型

损害为暗紫色或红褐色豆大到指头大的红斑和结节,对称分布。手足皮肤往往呈青紫色。

免疫学异常伴发CGE患者CG(冷球蛋白)常增高。伴发CFE患者CF(冷纤维蛋白原)增高,CH50(50%补体溶血单位)减低。有的患者抗补体试验阳性。皮肤免疫荧光检查血管壁阴性。

鉴别诊断依据临床特征和免疫学异常,本病不难确诊。但应与寒冷性多形红斑进行鉴别。

寒冷性多形红斑发病多有前驱症状,特征性的虹膜状红斑多见于手、足及面部等暴露部位,不伴发网状青斑。

冷球蛋白血症的诊断应考虑到患者皮肤的血管炎以及系统症状,尤其有低补体血症表现时,特别是如果肝功能化验异常时,患者应做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测。皮肤活检可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为了检测到血清中的冷球蛋白,至少需要20ml血,为避免血清脂质干扰,应在禁食后采血,血样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放置于37℃环境中,离心后样本放在冰箱4℃至少一周,如发现有冷沉积物应立即在37℃中再溶解。冷沉积物也能用来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病毒RNA。

治疗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有原发病时应及时治疗。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药物与治疗方法。有报道试用血管活性药物、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可能有效。

2.局部对症处理

有人试用TDP(特定电磁波谱辐射器)照射获得较好的疗效。

3.中医药

可用温阳活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方用温阳活血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若扶正抗寒可用人参养荣汤或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