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呋喃甲胺是化学物质,CSA号是 617-89-0。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相对密度(水=1)1.05(25℃);相对密度(空气=1)3.35;易燃液体;主要用作腐蚀抑制剂、助焊剂。
基本信息
|| ||
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糠胺与2,4-二氯-5-氨磺酰基苯甲酸缩合可得强效利尿药速尿。速尿作利尿作用强而快,是治疗亚重水肿所必需的药物,糠胺也用作抗腐蚀剂。
可用作医药中间体,可合成强效利尿药“速尿”,也可用作抗腐蚀剂。2
类别较易燃液体毒性分级 中
急性毒性 腹腔- 小鼠 LD50: 200 毫克/ 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1211灭火剂2
安全信息危险品标志 C,F,Xi
危险类别码 10-21/22-34-20/21/22
安全说明 26-36/37/39-45-23-16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526 3/PG 3
WGK Germany 3
RTECS号 LU9275000
Hazard Note Harmful/Corrosive/Flammable
HazardClass 3
PackingGroup III
海关编码 293219002
安全术语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远离火源。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
切勿吸入蒸汽。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3
风险术语R10Flammable.易燃。
R20/21/22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R34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3
上下游产品信息下游产品 呋噻米
上游原料 不锈钢反应釜2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4
环境标准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5mg/m34。
物性数据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沸点(℃):145~146
相对密度(20℃):1.099
折射率(20℃):1.4900
溶解性:与水互溶,溶于乙醇、乙醚。5
生态学数据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5
分子结构数据摩尔折射率:27.00
摩尔体积(cm3/mol):92.2
等张比容(90.2K):227.0
表面张力(dyne/cm):36.7
极化率(10-24cm3):10.705
计算化学数据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9.2
重原子数量:7
表面电荷:0
复杂度:56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5
性质与稳定性易燃,有腐蚀性,能引起烧伤,吞入有害,吸入或与皮肤接触时有毒害。5
贮存方法将密器密封,储存密封的主藏器内,并放在阴凉, 干爽的位置5。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也可以髟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46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足量温水。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荣 - 教授 - 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