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是由房室结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的心律失常,一般分为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交界区逸搏与逸搏心律、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三种类型。
疾病相关知识简介正常的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等组成,其主要功能为形成和传导冲动。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随即由结间通道和房间传导通路传递至房室结和左心房。冲动在房室结内传导速度极为缓慢,抵达希氏束后传导再度加速,迅速经左右束支传至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极为快捷,最终使全部心室肌几乎同时被激动,完成一次心动周期1。
房室结是一扁椭圆形结构,大小约为8mm×4mm×1mm,位于房间隔的右后下部,冠脉静脉窦前,三尖瓣环的上方。房室结的纤维细小,排列紊乱,交织成网。房室结的血液供应通常来自右冠状动脉,约占90%,仅有10%的血液由左冠状动脉供应。
房室结一直被认为是继窦房结之后心脏最重要的次级起搏点,从房室结发生的逸搏及各种心律称为“房室结性逸搏及心律”,我们以往简称为“结性逸搏”及“结性心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进展,发现产生“结性逸搏”及“结性心律”的兴奋灶或起搏点并非局限于“房室结”,而且严格的说,真正的房室结区并未证实具有自律性,故产生“结性逸搏”及“结性心律”的起搏点应该包含有其他房室结周围组织,故应用房室“交界区”的概念来替代传统“房室结”的概念,与其对应,近年来我们应用“房室交界区心律”来代替传统的名称。
发病原因生理性改变:健康人即可发生房室交界区的心律失常,如交界区早搏等,这种生理性改变通常情况下不会导致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人体无明显危害2。
器质性心脏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诸如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也可导致交界区的心律失常,原因是伴随发生的心肌缺血、炎症、损伤等可导致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异常。
心脏原因以外的疾病:除心脏原因以外,诸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急性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他系统的疾患也可引发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
内环境紊乱:钾、钠等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等均可导致心律失常。
物理化学因素:物理(中暑、点击等)、化学(农药、工业毒物等)、生物(蛇毒等)因素均可导致交界区心律失常。
医源性:医源性因素也可导致交界区心律失常,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在介入治疗日益成熟的今天,介入操作通过刺激心肌、影响血流灌注等亦可促发交界区心律失常。
分类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一般分为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交界区逸搏与逸搏心律、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三种类型。
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简称交界性期前收缩,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可前向和逆向传导,分别产生提前发生的QRS波群与逆行P波。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前(PR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