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是用来传送电力或信号电流、信号电压的被覆有绝缘层、保护层、屏蔽层等的导体。按电压分可为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低压电缆线路与低压架空线路、低压架空绝缘线路相比虽然造价较高,敷设维护较为困难,但由于它具有运行可靠、不立电杆、不占地面、不碍观瞻、受外界影响较小等特点,而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低压电缆结构由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构成。线芯 线芯用于传导电流, 一般由多股铜线或多股铝线绞合而成。低压电缆有单芯、双芯、三芯、四芯等几种。双芯电缆用于单相线路,三芯和四芯电缆分别用于三相三线制线路和三相四线制线路, 单芯电缆可以按需要应用于单相制线路或三相制线路。常用的低压电缆线芯截面积有10,16, 25, 35, 50, 70, 95, 120,150, 185, 240 mm等。
绝缘层电缆中具有耐受电压特定功能的绝缘材料。绝缘层分为芯绝缘和带绝缘两种:包覆在线芯上的绝缘称为芯绝缘;多芯电缆的绝缘线芯合在一起再加覆的绝缘称为带绝缘。带绝缘与保护层隔开形成可靠的对地绝缘。绝缘层通常用油浸纸、塑料、橡皮等制成。
(1) 纸绝缘层电缆是由浸渍后的电缆纸作绝缘层的电缆, 总称为纸绝缘电缆。根据纸浸渍的情况可分为:①油浸纸绝缘电缆;②干绝缘电缆;③不滴流电缆。
(2)绝缘层由热塑性塑料挤包交联制成的电缆,总称为塑料电缆,广泛应用。塑料电缆可分为聚氯乙烯电缆、聚乙烯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电缆等三种。用天然丁苯橡皮、丁基橡皮和乙丙橡皮等材料作绝缘层的电缆称为橡皮电缆。电压等级为1kV的低压电缆可采用纸绝缘电缆和塑料电缆,较多采用塑料电缆;电压等级为0.5 kV的低压电缆多采用橡皮电缆。1
保护层电缆外面的一层或几层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覆盖层。保护层用于保护绝缘层在运输、敷设及使用过程中, 不受外力的损伤和水分的侵入。
(1)纸绝缘电缆保护层。纸绝缘电缆保护层分为内护层和外护层两部分。内护层直接挤包在绝缘层上,除保护绝缘不受潮湿外,还有防止绝缘油外流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内护层有铅包、铝包和聚氯乙烯包三种。外护层是保护内护层的,以增加电缆承受机械外力和防腐蚀能力。外护层包括内衬垫层、金属铠装层和外被层。内衬垫层保护金属护套不被金属铠装层损坏,可附加防腐措施;金属铠装层可承受机械外力;外被层可保护铠装金属不受外界腐蚀。
(2)塑料电缆保护层。通常在塑料绝缘外采用聚氯乙烯护套。
(3)橡皮电缆的保护层。橡皮电缆的保护层分内护层和外护层。内护层有聚氯乙烯护套、氯丁橡皮护套(非燃性橡皮)和铅包三种;外护层分为钢带铠装、橡皮护套和塑料护套三种。
电缆选择电缆的选择主要有电缆型号选择和电缆截面选择。
型号选择电力电缆型号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的特殊要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按下列原则考虑:
(1)在一般环境和场所宜采用铝芯电缆,但在振动激烈和特殊建筑物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采用铜芯电缆。
(2)埋地敷设的电缆,一般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也可采用塑料护套电缆和带外护层的铅(铝)包电缆。
(3)在有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土壤中,应尽量不采用埋地敷设电缆。如果必须埋地敷设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
(4)敷设在管内或排管内的电缆,一般采用塑料护套电缆,也可采用裸铠装电缆。
(5)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不应采用有易燃或延燃的外护层。一般采用裸铠装电缆、塑料护套电缆和裸铅(铝)包电缆。
(6)当电缆敷设在较大高差的场所时,宜采用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和干绝缘电缆。
截面选择 电缆的截面积应根据下面四个条件选择:①按发热条件选择;②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③按机械强度条件选择;④按与线路保护(装置)设备配合选择。(见低压线路)
低压电缆线路采用电缆的低压线路。电缆由线芯、绝缘层、保护层构成。电缆的种类很多,低压电缆线路主要使用的是低压电力电缆。
低压电缆线路常用的敷设方式有:①直接埋地;②敷设于电缆沟内;③沿墙敷设;④敷设于电缆隧道内等。低压电力电缆的型号主要根据使用的环境条件和敷设方式进行选择。低压电缆线路与低压架空线路、低压架空绝缘线路相比虽然造价较高,敷设维护较为困难,但由于它具有运行可靠、不立电杆、不占地面、不碍观瞻、受外界影响较小等特点,而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低压电缆线路主要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见供电质量)要求较高,有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等不宜架设低压架空线路或低压架空绝缘线路的地方。
电缆敷设敷设电缆时,首先选择电缆敷设路径,然后考虑敷设方式和敷设要求。采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敷设时,还要考虑防火。
电缆敷设路径选择电缆路径要考虑下述条件:
(1)避免电缆受到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电缆敷设路径尽量要短;
(3)便于施工、维护;
(4)避开规划中需要施工的地方;
(5)尽量不与其他管线交叉。2
敷设方式低压电缆常用的敷设方式有直接埋地敷设、电缆沟敷设、隧道敷设和沿墙敷设等几种。
(1)直接埋地敷设。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缆根数不多于8根时,应尽量采用直接埋地敷设。其埋设深度不应小于700 m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100 mm厚的细砂或软土,然后覆盖混凝土保护板(见图1)。直接埋地的电缆之间及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净距不应小于表1的数值。电缆通过建筑物、铁路、道路等地段时应穿管保护。直接埋地敷设,施工方便、节省费用且散热良好;缺点是电缆检修不方便,不能可靠地防止外来的机械损伤,易受腐蚀。直接埋地敷设适用于电缆根数不多,且敷设路径较长的场合。
(2)电缆沟敷设。电缆沟分户内电缆沟和低压配电装置内的电缆沟及一般户外电缆沟。电缆沟结构见图2。户内电缆沟的盖板与地面铺平。户外配电装置内线的电缆沟的盖板应高出地面,兼作操作走道。一般户外电缆沟,为了不妨碍排水,其盖板一般应低于地面0.3m,上面铺砂子或碎土。电缆沟敷设投资比电缆隧道、排管敷设等要少,检修更换电缆较方便,占地面积小,走线容易、灵活,当电缆沟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同一路径电缆根数不多于18根时, 一般宜采用电缆沟敷设。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