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中医术语。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解读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中医应用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为重浊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伤人多隐缓不觉,易导致多种病变。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重浊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所以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三是易阻气机。因湿为重浊之邪,故伤人最易留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另外,寒邪也属阴邪,同气相求,侵人也常伤及下部,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英帅 - 副研究员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