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trichiasis):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倒睫是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外眼病,主要是睫毛的生长方向发生异常。生长方向异常的睫毛,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不但经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异物感,怕光,流泪等症状,还会引起眼球充血,结膜炎,角膜上皮脱落,角膜炎,角膜血管翳,角膜溃疡,角膜白斑,进而影响视力。疾病介绍
正常的睫毛生长于眼睑睑缘的前唇,由表面外胚层上皮发育而来,排列成2~3排,呈短而弯曲的粗毛。睫毛有避光,遮挡灰尘,防止外界异物进入眼内以及眼部美容的作用,细长、乌黑、上翘的睫毛对人的容貌美起重要的修饰作用。上睑的睫毛数量较多,有100~150根,长度平均为8~12毫米,上睑睫毛睁眼平视时角度为110゜~130゜,闭眼时为140゜~160゜;下睑的睫毛有50~80根,平均长约6~8毫米,下睑睫毛的睁眼平视时为100~120゜。睫毛的毛根深居于结缔组织和肌肉内,此处有变态的汗腺和皮脂腺,其导管开口于睫毛囊。眼睑睑缘的后唇有多数小孔排列成一行,这些小孔是睑板腺导管的开口,睑板腺本身位于睑板内。睫毛倾斜角的异常,可以由于睫毛生长角度变化或眼睑的疾病引起。12
发病原因倒睫的原因很多,儿童及青少年主要是由于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下睑的赘皮,有时下睑赘皮联合内眦赘皮(如图1),以及先天性的眼睑内翻引起。中老年人主要是由眼睑结膜的炎症以及睑缘部瘢痕收缩所致,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睑内翻。引起倒睫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包括不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和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眼睑内翻一定可以引起倒睫,但是倒睫不一定都伴有眼睑内翻,倒睫可以单独存在。睑内翻(entropion)是指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的异常状态。134
疾病分类1.不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只是单纯由于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或者由于下睑赘皮的皮肤压迫,引起睫毛扫向角膜。(如图2,3)
2.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
⑴先天性睑内翻(congenital entropion)
多见于婴幼儿,只发生在下睑,亚洲人发病率较高,易发生在下眼睑近内部位。发病机制:大多由内眦赘皮牵拉,眼睑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有些婴幼儿比较胖,加之鼻根发育欠饱满,鼻根部很平,加上伴有内眦赘皮和下睑赘皮,亦可造成下睑内翻。先天性眼睑内翻要与下睑赘皮(epiblepharon)相鉴别,前者睑缘本身向内卷曲,而后者是少见的先天性异常,下睑内侧有一条多余的皮肤皱襞,这一皱襞可以将下睑内侧的睫毛向内牵拉,与角膜和结膜接触,但睑缘本身并不内翻。
(2)退行性睑内翻(senile entropion)
退行性睑内翻又称慢性痉挛性睑内翻或老年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发病机制:a.下睑缩肌腱膜的断裂,下睑缩肌无力;b.眼睑水平方向张力的松弛,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导致睑板下缘倾向外,睑缘则向内;c.眼球的轻度内陷,老年人眶脂肪减少,眼睑后面缺乏足够的支撑所致;d.眼轮匝肌的重叠,眼轮匝肌痉挛,肌纤维向上卷缩,眶隔前眼轮匝肌重叠,导致眼睑内翻,同时引发倒睫。
(3)瘢痕性睑内翻(cicatricial entropion)
瘢痕性睑内翻,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收缩牵拉,引起眼睑倒向眼球,上下睑均可累及。主要是沙眼瘢痕、结膜烧伤、化学伤、结膜天疱疮以及白喉性结膜炎等疾病均可引起。
发病机制:瘢痕的收缩造成眼睑后层明显比前层缩短而使睑缘朝内卷曲,引起瘢痕性睑内翻。
(4)痉挛性睑内翻(spastic entropion)
多见于下睑,由于眼部轮匝肌痉挛引起。发病机制:常见于眼部急性炎症,损伤或者内眼手术(如白内障摘除术),因为刺激引起眼轮匝肌特别是近睑缘的眼轮匝肌纤维反射性痉挛,导致睑缘内卷而形成眼睑内翻。由于下睑的睑板薄而窄,发生痉挛的机会较多,上睑睑板较宽,发生内翻的较少。此种内翻多为暂时性的,一旦刺激因素消失,多数可以自行消失。154
临床表现检查下睑倒睫时,嘱患者向下注视,便于发现睫毛是否触及角膜。患者常有疼痛、眼红、流泪、怕光、持续性异物感,眼睛分泌物增多。儿童多不愿意抬头,怕光不愿意配合手电或者裂隙灯检查。在睫毛长期的摩擦下,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或者弥漫性损伤或者角膜上皮部分脱落,角膜浅层混浊、角膜新生血管、角膜血管翳、角膜上皮变厚、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溃疡,角膜白斑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严重者导致失明。(见图4,5)13
并发症⑴ 结膜的炎症:由于睫毛的反复刺激结膜和角膜,因此结膜炎比较难以治愈,常常容易反复发作,流泪,分泌物常时有出现。结膜炎症反复且长期不愈时,有的患者出现结膜瘢痕,少数出现局部睑球粘连。
⑵ 角膜的改变:倒睫可以引起角膜上皮点状或者弥漫状损伤,角膜上皮的脱落、角膜浅层混浊、角膜血管翳、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溃疡、角膜白斑,进而影响视力。
⑶ 其它:除了角膜病变影响视力以外,倒睫有时引起散光也可以影响视力,在儿童患者如果散光明显的话,少部分还可以引起弱视。
鉴别诊断1.双行睫(distichiasis):指一排或者部分睫毛于睑板腺开口或者稍于其后长出,这种异常的睫毛更加细短或者缺少色素。
2.乱睫或睫毛乱生(metaplastic lashes):睫毛源于睑板腺囊,睫毛的生长方向杂乱,该病多发生于长时间的瘢痕性结膜炎。
疾病治疗⑴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倒睫的治疗:
由于有些婴幼儿比较胖,鼻根部扁平,发育欠饱满,加上有的患儿有下睑赘皮或者联合有内眦赘皮,可以造成下睑倒睫或者造成下睑内翻,程度较轻者可随年龄增长而自愈。由于婴儿睫毛一般细小柔软,刺激症状一般不明显,保守治疗无效时方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一般在患儿3岁以后手术。有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鼻梁的发育,先天性睑内翻常可自行消失,一般不急于手术,可以经常扒其下睑,有时下睑可以粘贴胶布(但是已经极少使用,胶布会引起幼儿娇嫩的皮肤过敏,皮疹或者糜烂),另外,同时配合消炎的眼药水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眼药水点眼。
若5~6岁时,睫毛严重刺激角膜,流泪又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较小儿童可以采用缝线矫正术,它是利用缝线牵拉的力量,将睑缘向外牵拉,此种方法简单,全麻时间短,安全,但是容易复发,部分患者数月或者数年后复发。如果年龄较大,内翻严重者可行下睑皮肤和眼轮匝肌的部分切除术,此手术方法成功率较高,效果持久,但是需要采取下睑眼袋切口,或者上睑重睑切口,手术全麻时间略长,有的患者术后会留有下眼睑的瘢痕,有一部分患者会留下下眼睑双眼皮的外观。多数患儿的家长惧怕“开刀”,而更容易接受缝线手术,作为减缓倒睫刺激的“权宜之计”。
⑵对于成人不伴有眼睑内翻的数量较少的局部性倒睫,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① 拔除法:倒睫数量不多时可以直接用睫毛镊拔除,简单有效,但是由于睫毛的毛囊并没有破坏,几周内易复发。再次长出的睫毛会更粗更硬,刺激角膜,因此拔除只是在条件简陋没有其它办法的情况下,或者在其它方法都尝试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② 电解法:电解破坏毛囊并拔除,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成功率10~20%左右。
③ 冷冻治疗:可以解除众多的倒睫,潜在的并发症有:皮肤的色素脱失,术后的睑缘切迹,对睑板腺的损害和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④ 激光治疗:激光分离术,对少数散在分布的倒睫是有效的。
⑤ 显微镜直视下手术切除毛囊治疗:可在显微镜直视下将毛囊切除;若倒睫数量多,可楔形切除或前板层切除,对于其他方法无法处理的局部成簇的倒睫有效。
⑶对于倒睫数量较多的和伴有眼睑内翻的患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 上睑埋线法矫正内翻倒睫:此法适合年轻、上睑皮肤较薄、不松弛、皮下脂肪不多、内眦赘皮不明显的上睑轻度内翻倒睫的患者。
② 下睑缝线压管法矫正下睑内翻倒睫:又称下穹窿皮肤缝线术,适合部分先天性睑内翻,痉挛性睑内翻及退行性睑内翻(见图8,9)。
③ 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适合于青少年伴有下睑赘皮的内翻倒睫和部分老年人的退行性内翻倒睫,通过睑缘附近皮肤和肥厚眼轮匝肌的切除,增加皮肤张力,加强紧张性,阻止眼轮匝肌超过睑缘,深部固定法缝合切口(图10,11,12,13,14,15)。
④ 眼轮匝肌缩短术:适合退行性眼睑内翻(图16,17)。
⑤ 睑板楔形切除术(Hotz术):瘢痕性睑内翻引起的倒睫,手术切除部分肥厚的睑板,借以恢复睑缘的位置,解除睑结膜、睑板的向内牵拉的作用,矫正睑板的异常状态。
⑥ 睑板切断术:适合眼睑变形和肥厚不明显的病例,其原理在于将睑板自睑板下沟处切断,解除瘢痕的牵引,缝线结扎使睑缘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⑦ 睑缘灰线切开术:适合内翻程度在整个眼睑不一致的患者或者做其它手术方式仍有部分倒睫未能完全矫正者。12354
疾病护理术后一般隔日换药,7天拆线。术后一周内少食或者禁食辛辣刺激等食物。注意手术伤口的清洁,避免伤口感染。饮食上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为主,促进伤口的愈合。注意休息,避免疲劳。1
专家观点小于3岁以内的儿童倒睫,由于患儿的睫毛很柔软,可以根据患儿的自觉症状和对角膜,视力的损伤程度来选择手术的时机。如果对角膜和视力无损伤,倒睫比较轻,自觉症状不明显,完全可以观察。可以3个月或者半年定期就诊医生,让医生协助进行观察。如果遇到患儿突然畏光,流泪,眼红,分泌物增多,说明有可能结膜炎加重,或者有角膜炎症,需及时就诊。如果倒睫引起角膜的损伤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全麻手术治疗。对于成年患者的倒睫,非手术处理无效的话,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术后有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倒睫复发的问题,眼睑皮肤瘢痕的问题和下睑出现“双眼皮”的影响外观问题,还有复杂难治性倒睫术后倒睫不能完全矫正的问题,这些都是有可能出现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倒睫矫正技术都会将这些问题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内。眼睑皮肤瘢痕一般在3到6个月后淡化,或者消失。一般在手术3个月后,眼睑皮肤和组织才逐渐消肿,慢慢恢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