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中脊绕过南非大陆进入印度洋,形成印度洋中脊。它在靠近印度洋的中部分叉,形成一个近似倒置的“Y”字形。其东南支——东南印度洋中脊向东南延伸进入太平洋,在新西兰与南极洲之间与东太平洋海岭相联。向北延伸的印度洋中脊一直进入亚丁湾,在这里它与红海断裂和东非大裂谷相连。印度洋除了这个巨大的倒置“Y”字型中脊以外,在东部还有一条走向南北的海岭,叫做九十度东海岭,直插孟加拉湾。1
简介印度洋中脊(CentralIndianOceanridge)呈近似平躺的巨大“Y”字型,由在靠近印度洋中部交汇在一起的三支洋脊构成。其西南分支向西绕过非洲大陆与大西洋中脊相接;东南分支向东南进入太平洋,在新西兰与南极洲之间与东太平洋中隆相连;向北延伸的印度洋中脊一直进入亚丁湾,与红海断裂和东非大裂谷相连。
海底热液活动在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发现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点,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全球热液活动系统的认识。对西南印度洋中脊地质构造背景、玄武岩和超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热液活动的特点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指出:独特的地质构造环境使西南印度洋中脊成为研究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通量、在不同热液活动区热液循环系统及成矿作用的特殊性、了解热液生物的生物链结构及生态系统特征的绝佳"窗口"。今后的调查研究工作应该在更大范围和更为详细的调查基础上,重点研究SWIR热液活动系统的特殊性,以此丰富和发展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理论
热液羽状流中微生物深海热液微生物因其生存于海底极端环境,能够提供深部生物圈和生物地球化学信息而成为当今海洋科学领域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以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羽状流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的3个CTD采水站位,对离底42—500m的不同水层悬浮体过滤的滤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面扫描分析。结果表明,热液羽状流颗粒物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化石,包括丝状、球状、杆状和簇状等4种形态。对不同形态微生物化石能谱分析表明Si、O、Ca、Fe和Zn等元素在微生物化石中都有高值出现,其中丝状体中具有Ti和Mn的高值出现,球状体中Ba具有高值,说明微生物化石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体对金属元素的选择性吸收,钙化和铁硅酸盐岩化是微生物化石化的主要机制。微生物化石在羽状流中的分布状况能够提供活动热液喷口的空间信息,为我们寻找喷口提供帮助。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