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大毛桐子根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大毛桐子根,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毛桐Mallotus barbatus (Wall.) Muell.-Arg.的根。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吐血,湿热泄泻,小便淋痛,带下。

入药部位根。

性味味微苦,性平。

归经归肺、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用于肺热吐血,湿热泄泻,小便淋痛,带下。

相关配伍治肺结核咳血:毛桐根60g,子公鸡1只。炖服。(《万县中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毛桐:又名毛果桐、糠壳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l-4m。幼枝密被棕黄色星状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2cm,密被灰棕色星状绵毛;幼叶红色,质厚,绒状;叶片纸质,卵形或卵圆形,长13-30cm,宽12-2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盾状着生,边缘具疏细齿,不分裂或3浅裂,有时呈不规则波浪形,上面幼时密被星状绒毛,后渐变无毛,绿色,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绒毛及棕黄色腺点,叶脉放射状,7-11条。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可达30cm,花序柄被毛;花单性异株,偶有同株;无花瓣;雄花序通常分枝,长11-35cm,雄花5-8朵簇生,萼片4-5,稀3裂,披针形,长3-4mm,外面密被绒毛,内面有腺点;雄蕊多数;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苞片长约4mm,萼4裂,稀3或5,外面被绒毛,子房圆形,有乳头状突起,被毛,4室,稀3或5,花柱3-5,基部合生,长3-4mm。蒴果扁球形,长1.2-1.6cm,直径1.6-2cm,被有1层厚达5mm的软刺和星状绒毛,基部具苞片3,合生,果柄长5-8mm;种子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地、坡地的疏林或灌丛中。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肺热吐血,五劳七伤及肺痨咳血。”

2、《广西本草选编》:“清热利尿。主治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尿道炎,白带。”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白云娥 - 副教授 - 山西医科大学中药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