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草花色粉红艳丽,饲用价值可与紫花苜蓿媲美,故有“牧草皇后”之称。我国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北麓都有野生种分布。目前国内栽培的全是引进种,主要是普通红豆草和高加索红豆草。前者原产法国,后者原产苏联。现在欧洲,非洲和亚洲都有大面积的栽培。国内种植较多的省市区有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青海。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还选育出对甘肃生境有较强的适应性的甘肃红豆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直立,中空,被向上贴伏的短柔毛。小叶13-19,几无小叶柄;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0-30毫米,宽4-10毫米,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明显超出叶层;花多数,长9-11毫米,具l毫米左右的短花梗;萼钟状,长6-8毫米,萼齿披针状钻形,长为萼筒的2-2.5倍,下萼齿较短;花冠玫瑰紫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长为旗瓣的1/4,龙骨瓣与瓣约等长;子房密被贴伏柔毛。荚果具1个节荚,节荚半圆形,上部边缘具或尖或钝的刺。1
生长环境驴食草属于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其雌蕊较长,柱头超过花药,雌雄蕊成熟时间不一致,雄性先熟,因而自花不育,即使人为控制自花授粉结实后,其后代的生活也会显著减退。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较低,一般只在50%左右。
驴食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在干燥瘠薄,土粒粗大的砂砾、沙壤土和白垩土上栽培生长。它有发达的根系,主根粗状,侧根很多,播种当年主根生长很快,生长二年在50~70厘米深土层以内,侧根重量占总根量的80%以上,在富含石灰质的土壤,疏松的碳酸盐土壤和肥沃的田间生长极好。在酸性土,沼泽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不适宜栽培。在干旱地区适宜栽培利用。
1.生长特性 在适宜的条件下,播种3-4天后即可发芽,6-7天出土,子叶出土后5-10天长出第一片真叶。在甘肃河西走廊栽培,生长快,开花早,播种当年即可结子。在甘肃黄羊镇4月初播种,7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种子成熟。第二年一般在3月中旬返青,较紫花苜蓿约早1周,比红三叶约早2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自然条件下,4月末播种,当年也能开花、结子,但种子不甚饱满,第二年4月中旬返青,5月下旬现蕾,6月上旬开花,7月上旬种子成熟,由返青至成熟约90天,是豆科牧草中较为早熟的品种。南京地区秋季播种,第二年4月初开始迅速生长,4月中旬现蕾,5月初开花,6月上中旬种子成熟。在贵阳市10月中旬播种,下旬出苗,翌年4月中旬开花,5月底种子成熟。
2.异花授粉 自交结实率低,即使在人为条件下控制自花授粉,其后代的生活力也显著减退。成熟的花粉粒,在5小时内有授粉能力,雌蕊授粉能力可保持2天。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授粉率的高低,取决于传粉昆虫的多寡,如开花期遇上高温、多雨也会影响授粉。在自然条件下,红豆草结实率一般为30%左右,故提高红豆草的结实率,是种子生产的重要问题。种子丧失发芽能力较快,一般贮存5年以上的种子就不宜作播种使用。
3.根系强大 据测定,生长一年的根系分布在2厘米的耕作层内,留在土壤中的鲜根每公顷为12.5吨;生长二年的根量倍增,每公顷可产鲜根40.5吨,为第一年的3倍多,如果加上底层中的残留根量,总重超过了地上部分。因此,种植红豆草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良好前作,在干旱地区的轮作倒茬和耕作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价值**(一)饲用** 驴食草作饲用,可青饲,青贮、放牧、晒制青干草,加工草粉,配合饲料和多种草产品。青草和干草的适口性均好,各类畜禽都喜食,尤为兔所贪食。与其它豆科不同的是,它在各个生育阶段均含很高的浓缩单宁,可沉淀能在瘤胃中形成大量持久性泡沫的可溶性蛋白质,使反刍家畜在青饲、放牧利用时不发生膨胀病
(二)肥用 驴食草作肥用,可直接压青作绿肥和堆积沤制堆肥。其茎叶柔嫩,含纤维素低,木质化程度轻,压青和堆肥易腐烂,是优良的绿肥作物。根茬地能给土壤遗留大量有机质和氮素,改善土壤理化性,肥田增产效果显著。是中长期草田轮作的优良作物。
(三)保土、蜜源、观赏 驴食草根系强大,侧根多,枝繁叶茂盖度大,护坡保土作用好,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一年可开两次花,总花期长达3个月,含蜜量多,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其花序长,小花数多,花期长,花色粉红、紫红各色兼具,开放时香气四射,引人入胜,道旁庭院种植,是理想的绿化,美化和观赏植物。
栽培技术红豆草以各种禾谷类作物为前荏,轮作年限以3年为宜,连作病虫害严重。红豆草可生长于干燥贫瘠的沙砾土、沙土,征整地要求不严。2
红豆草植种春秋皆可,宜早不宜迟。播种时应带英播种,播量每亩6-8kg,行距20-30cm。如需收种,亩播量5kg,行距30-60cm。根深一般为4-5cm。2
田间管理与苜蓿相同,收获:适宜收获期是盛花期,一般每年收两次,割草时留荏5-6cm,并注意每次收割后及时施氮、磷、钾和石灰。如果需要作种,采种比能过迟,在50%的豆荚变成褐色时即可收种,以免落粒。2
分布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栽培。主要分布于欧洲。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付晶 - 副教授 -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