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大团囊虫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大团囊虫草,中药名。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 (Ehrenb.) Link的子座。分布于江苏、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止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血崩,月经不调。

入药部位子座。

性味味微涩,性温。

归经归肝经。

功效活血,止血,调经。

主治用于血崩,月经不调。

相关配伍1、治血崩,月经不调:大团囊虫草、地榆各6g。水煎服,每日2次。(刘波《中国药用真菌》)

2、治血崩:大团囊虫草6g,仙鹤草9g,景天三七15g。煎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炖鸡、鸭。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形态特征大团囊虫草:又名树生虫草、大团囊草。子座由根状、多分枝的菌丝索固定于土下的寄主上,地上部分高2-8cm。柄粗1-2.5mm,少分枝,暗绿色至紫褐色,有纵纹。头部椭圆形、倒卵形至棒形,长5-13mm,粗3-5mm,暗褐色,干后近黑色。子囊壳卵形,(600-650)μm×300μm,孔口凸出。子囊细长,(300-400)μm×(7-8)μm。孢子线形,透明无色,有多数横隔,成熟时断裂成(3-4)μm×(2-2.5)μm的小段。

生长环境寄生于竹林或栎树林下疏松土壤中大团囊菌(Elaphomyces granulatusFr.)的子实体上。分布于江苏、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子座长2-6cm,基部残有根状菌丝束。头部椭圆形、倒卵形或棒形,长5-13mm,直径3-5mm,黑褐色或暗褐色;柄部直径1-2.5mm,少分枝,暗绿色,有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黑褐色。气微腥,味淡。

相关论述刘波《中国药用真菌》:“活血,调经。治血崩和月经不调。”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巢志茂 - 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