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头蛙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在对我国各地的大头蛙属作了进一步研究后认为福建等地标本与L.kuhlii有明显区别,被确定为新种,即福建大头蛙。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形态特征雄性体长54 mm左右,个别可达63 mm,雌性体略小;雄性成体头大,枕部高起,头长大于头宽,头长略小于体长之半;雌性头较雄性小,枕部较低平;吻钝尖,突出于下唇;吻棱不显;颊部向外侧倾斜,略凹人;眼较小,鼻孔朝向上方略近吻端;雄性眼后角至头侧后端之距离大于雌性,颜肌极发达,两颖肌之间形成一纵沟,雌性的不显;鼓膜隐于皮下;舌小后端缺刻深,犁骨齿列长,在内鼻孔后方斜向中线;雄性下领二齿状突甚发达,雌性的较小。
前肢短,指长顺序3142,第1指长于第2, 4指,第3指最长;指端球状;第2,3指略显缘膜;关节下瘤小而显著;掌突三,不甚明显。后肢短而粗壮,胫附关节前达眼后角(雌性仅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不到体长之半;趾端圆球状;第1趾较短,仅达第2趾近端关节下瘤,第3趾长于第5趾,不达第4趾的远端关节下瘤;趾间约为半蹼,第4趾两侧蹼之凹陷处不超过第2关节下瘤;第1和第5趾游离缘有缘膜;内蹄突窄长,无外跟突。背面皮肤较为粗糙,小圆庆或短褶多而显;眼后和颖褶上方有一条长腺褶,左右平行达肩上方;两眼后方有一条横肤沟;颜褶明显;上眼睑后半段小疵多;胫部后半段至跄蹄部疵粒密集;内附褶清晰;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背面灰棕色或黑灰色,一般沿疵粒上散有黑斑;背部肩上方有一对“八”形深色斑,两眼间有镶浅色边的深色横纹;上下唇缘有黑纵纹;体侧及胯部有浅花斑;观察144个标本,其中32个标本的体背面从吻至肛上方有一条棕黄色脊线纹,约占总标本数的18.5%。四肢上黑横纹清晰,腿后部灰棕色或有浅色细纹;手足腹面浅棕色.咽部有许多棕色纹,腹部及后肢腹面一般无斑,如有则为细纹状。1
栖息环境常栖于路旁和田间排水沟的小水塘内或山林中宽约lm、水深10一15 cm的浸水塘内,塘内有落叶和杂草,水底多为泥沙和石头.成体常隐蔽于岸边,受惊后跃人水中,行动较迟钝,跳跃力不强,颇易捕捉,昼夜均可见到成体。1
生活习性雄蛙的领域性很强,领域叫声是单音节短促的“蝈”求偶叫声则是连续7-20个音节的蝈、蝈、蝈声。雄蛙有时会先发出一声领域叫声,然后再发出求偶叫声,如此既可以宣告领域又可以吸引雌蛙,属于多功能的复合叫声。1
分布范围该蛙生活于福建崇安海拔600至1100m处的山区,以700 m左右数量较多。1
繁殖方式繁殖期较长,在崇安地区5月中下旬可发现雌雄抱对者,也可见到卵群和幼期蛾鲜以及刚完成变态的幼蛙,8月下旬还可见到晚期蛾抖。卵群一般产在水塘内的杂草间或石块上。卵单粒、分散,卵径2.2-2.4 cm,动物极黑色,约占卵的1/2,植物极乳白色。剖视一雌体,其卵巢内有卵505粒(左侧295,右侧210粒),卵径2mm左右。刚完成变态的幼蛙体长11一17. S mmo雄性体长27 mm日寸达性成熟,其第.1指婚垫明显,背侧具雄性线;雌性体长35 mm时其卵巢内已有成熟之卵,表明已达性成熟。1
第二性征雄蛙头大;第1, 2指内侧及背面有灰色婚垫;无声囊;背侧有雄性线,腹侧无;下领前缘齿状突发达。蛾抖体扁平,尾鳍低,末端钝尖;口小,唇齿式I: l一1 / III或I: 1一1 / II: 1一1,第2排上唇齿和第1排下唇齿短;角质领适中;上唇缘缺乳突,口角及下唇乳突较大,中央连续排列。头躯背面和尾部灰棕色,仅尾基部有黑褐色横斑,其它部位为深色碎斑。1
区别福建等地标本虽与产于泰国的阁昌大头蛙L.kohchangae(Smith 1922)和产于印度阿萨姆的宽足大头蛙L.laticeps (Boulenger,1882)的外形较为相近,但也有明显区别:L. kohchangae鼓膜清晰,雄蛙有内声囊。L.laticep:的头宽大于头长;鼓膜明显;后肢较长,胫附关节前达吻端或吻眼之间;趾间全蹼;第1,2指几等长;这些特征均可与本文的新种相区别。而且这两种之产地与我国东部福建等地相距甚远,故不可能同属一种。1
鉴别特征1.背面大疵多,呈圆形或长圆形,眼后和颖褶上方有一条明显的长腺褶;
2.趾间约为半蹼,即第4趾两侧蹼的凹陷处不超过第2关节下瘤;
3.第1趾较短,趾端仅达第2趾近端关节下瘤;
4.体较小,雄性体长54 (46. 5一61.4) mm左右;
5.拼抖尾部有碎斑。而大头蛙L. kuhlii成体背较光滑,仅有少数窄长腺褶;趾间满蹼或略逊;第1趾较长,趾端超过或远超过第2趾近端关节下瘤;体较大,雄性体长80 (68一101) mn左右;蟒蚌尾部有极明显的横斑。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