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波留宁棘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波留宁棘蛙是两栖类动物。波留宁棘蛙Paa polunini(Smith.1951),本种与布兰福棘蛙相近。但前者有细的背侧摺;体背面和四肢背面具痣粒,背面多为褐色,无斑点,四肢无横纹。后者无背侧褶;体背面和四肢背面有圆疣或肤棱,体背面斑点明显,四肢具横纹。

形态特征雄蛙体长28~43 mm,雌蛙体长36~53 mm。头较扁,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吻棱显;鼓膜圆形,约为眼径的1/2。背面皮肤光滑,背侧褶很细,至体背后段逐渐消失;两眼后有一横肤沟;颞褶粗厚;肛孔下部有大圆疣;体和四肢腹面光滑。前肢不粗壮,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圆,指基部关节下瘤明显,掌突3个;后肢适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部,左右跟部相遇或略重叠,胫长不到体长之半,无跗褶,趾端圆,趾间蹼除第四趾具2/3蹼外,其余各趾近全蹼,外侧跖问半蹼,第五趾外侧缘膜仅达趾基部。体背面褐色无斑,有深浅变异,眼问横肤沟前缘有2个深色点或为横纹;有的个体沿脊线两侧色浅似宽纵带,体侧黑褐色斑点较多或无,四肢背面无斑纹,股后有网状深色斑;体和四肢腹面黄白色,咽、胸部有小斑点。雄蛙内侧3指具锥状角质刺;胸侧刺团一对,每侧有刺9枚左右;具内声囊。剖视雌蛙腹内有成熟卵,卵径约4 mm,动物极灰棕色,植物极乳黄色。蝌蚪尾末端钝圆,唇齿式为Ⅱ:44—4/1+1:Ⅱ。1

依据西藏聂拉木3雌性。雌蛙体长37.2~52.0rfffl。头较扁,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吻棱较显;颊部略向外倒倾斜,颊面凹入;吻长大于眼径,鼻孔位吻眼之间;眼间距小于鼻间距;鼓膜明显,圆形,约为眼径的1/2;犁骨齿两团,间距宽;舌卵圆形,后端缺刻小。指宽扁,指端圆,腹面呈球状;第1指略短于第2指,第2、4指几等长;指近端关节下瘤明显;掌突3个,中间的较小,与外侧者相连;后肢前伸贴体胫跗关节达眼球中部,左右跟部重叠。趾端与指端同,第4趾之蹼达第3关节下瘤,第3、4、5趾之间蹼的凹陷处与3个趾的第2关节下瘤之连线相平或略超过,其余各趾之蹼均达趾端;第5趾外侧缘膜窄,达趾基部;关节下瘤显著,无外跖突。背面皮肤有痣粒,有细的背侧褶;颞褶粗厚,在眼后角之问有一条横凹陷。腹面皮肤光滑,肛孔下部有大圊疣;无跗褶。生活时颜色变异大,背面多为褐色,一般无深圈1波留宁棘蛙旱,色斑,眼后角横肤沟前缘有2个探色斑,上唇缘有不规则的斑点;有的个体沿脊中线两侧色浅似宽纵带;体侧黑褐色斑点较多;四肢背面无横纹;股后有网状黑褐色斑。体腹面黄白色,咽喉部或胸部有不清晰的小斑点。

生物学资料该蛙生活于海拔3 400 m左右山区的河漫滩泉水坑内。一只采于5月22日的雌蛙,体长50 mm,腹部丰满,透过皮肤可见腹内卵粒。剖视该蛙,输卵管内共有卵94粒。推测该蛙繁殖期可能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1

种群状态该蛙在中国境内分布区狭窄,属于次要分布区,其种群数量较少。受胁等级:易危VU。1

分布西藏(聂拉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