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隆肛蛙,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现在主要生活在河南省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形态特征雄蛙体长51~83 mm,雌蛙体长68~91mm。头宽大于头长,吻棱明显;吻圆;鼓膜小或不甚明显;颞褶明显。皮肤较光滑,体背面散有少量的扁平圆疣或长疣;体后部、肛部、后肢背面有白痣粒,尤以肛部周围痣粒密集;股、胫背面肤棱呈线状;腹面光滑;肛部皮肤形成囊状泡起,肛孔内壁无黑刺;跗部腹面有白色痣粒。指、趾末端膨大成球状,两侧缘膜明显,无指基下瘤;后肢较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鼻孔几乎达吻端,左右跟部重叠,胫长略超过体长之半,有内跗褶,趾间满蹼,第五趾外侧缘膜达跖基部,外侧跖间蹼达跖长之半。体色深浅有所变异,整个体背面多为褐色或棕黄色,夹杂有黑褐色或灰色云状斑;两眼间有一小白点,体侧有黄色点状斑;体腹面灰白色,咽胸部及腹侧有深色斑纹。雄蛙肛周围的皮肤囊状泡起明显,其上有密集痣粒;指上无婚刺;无声囊;无雄性线。卵群单粒平铺于石块底面;卵径3~4 mm;动物极深棕色,其上有一个浅黄色圆环,植物极乳黄色。第27~28期蝌蚪全长平均51mm,头体长21m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33%,第43期者全长可达86 mm;头体背面灰色或灰黑色,尾鳍发达,尾部具少许深色斑点,尾末端圆。口大,唇齿式多为Ⅱ:6+6(或I:7+7)/1+1:ff;下唇乳突2排,间距较宽;口角处副突约3枚;出水孔有短游离管。1
生物学资料该蛙生活于海拔500~l 700 m的山区谷地流溪内及其附近,山上林木繁茂。该蛙捕食多种昆虫,如天牛、象鼻虫、叩头虫等。雌蛙可产卵600余粒,卵群单粒状平铺于流溪石块底面,卵粒动物极深棕色,约占卵球的1/2,在60度处有一个浅黄色圆环,此圆环与Feirana quadranus者相同,而未见于其他蛙类。1
种群状态中国特有种。该蛙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过度捕捉,种群数量减少。受胁等级:费梁等(2010)建议列为易危VU。1
分布陕西(太白、榨水、宁陕、长安、华山、华阳、周至)、河南(济源、嵩山、峦川、内乡、桐柏)、山西(垣曲、阳城、夏县、沁水)。1
太行隆肛蛙生态学研究种群数量及结构通过多次标记多次重捕法推算保护区内的太行隆肛蛙种群数量在305~513只之间,较为稀少。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采集样本的体长、体重、头长、头宽、眼径、鼓膜径、前臂手长、腿长各局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双尾检验判定其差异显著性。结果显示各局部变量之间都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以体长与其它局部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
故以体长作为聚类依据,结合第二性征出现的情况,采用快速聚类法将太行隆肛蛙种群年龄结构划分为幼体组(Ⅰ组),亚成体组(Ⅱ组),成体组(Ⅲ组),壮年组(Ⅳ组)。对雌雄个体各年龄组的数量进行统计,幼体组和亚成体组数量与壮年组数量相同,而远小于成体组个体的数量,可见该种的种群结构较为稳定。应该继续保持对核心区的保护措施。根据对种群雌雄个体数目的统计,雌雄总体性比为1.44:1,各年龄组雌雄比例有较大差别。
繁衍太行隆肛蛙每年3月中旬开始出蛰,在4月初达到高峰期。刚出蛰的太行隆肛蛙需要进行大约20天的捕食后开始进行繁殖。繁殖时间从4月初开始,在4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5月初繁殖结束。产卵场所一般选择在山溪中的浅水缓流处,产卵处水深差异较大,测得为6~72 cm,但测量卵粒距水底之间的距离为6~16cm。产卵处非常隐蔽,多选在溪流向阳一侧的石块下或岩壁侧面,不翻动石块卵粒则不易被发现,卵粒单层平铺于水底石块下方或侧部,平均产卵量为454粒,平均卵径为4.32mm。
太行隆肛蛙在繁殖季节出现明显的繁殖性征,繁殖行为特殊,雌雄之间无抱对,雄性呜叫声音较小,雄性间也很少发生争斗。通过试验证明太行隆肛蛙产卵时对附着物的角度及距水底高度存在选择,最偏爱与底面平行的角度,附着物距水底高度为7.2mm最适。 根据太行隆肛蛙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外部形态变化、主要生理特征及行为的出现,将其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25个时期,胚后发育过程划分为21个时期。在水温11~18℃下,从卵细胞受精至蝌蚪两侧鳃盖完全闭合,出水管形成为止,共历时470.18小时,期间总积温为7240.29℃。太行隆肛蛙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与其它无尾两栖类相似,但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山溪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依据不同月份采集的太行隆肛蛙蝌蚪发育分期情况,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推算该物种胚胎发育时程很长,约需要27个月,经历2次越冬才能完成变态发育成幼蛙。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