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粳米泔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粳米泔,为淘洗粳米时第二次滤出之米泔水。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东北部,具有补气健脾,除烦渴, 止泻痢之功效。用于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效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

主治用于吐血不止,心闷,冷痢寒结不散,日夜无度。

相关配伍1、治吐鼻衄:陈红米泔水一盅,温服。(《普济方》)

2、治眼风热,赤甚:以淅二泔,睡时冷调洗肝散或菊花散服。 (《证治要诀》)

3、治酒糟鼻:淅二泔,食后用冷饮。外用硫磺入大菜头内碾涂之。 (《证治要诀》)

用法用量内服:温饮或冷饮。

采集加工取原药材粳米,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簸去皮壳,淘洗两遍,取第二次滤过的泔水。

植物特征一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高约1米左右;中空,有节,有分蘖。叶具叶鞘,叶鞘无毛,与节间等长或下部者较长;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8~25毫米,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线形,扁平,长30~60厘米,宽6~15毫米;粗糙,叶脉明显。

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垂,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长6~8毫米;每小穗仅具1花,不育花外稃锥刺状,无毛;可育花外稃硬纸质,具5脉,遍被细毛或稀无毛,无芒或有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枚,卵圆形,长约1毫米;雄蕊6,花药长约2毫米,花丝细弱;子房长圆形,光滑,花柱2枚,柱头羽毛状,有时有第三枝退化的花柱。颖果矩圆形,平滑,淡黄色、白色。种子具明显的线状种脐。花期7~8月。果期8~9月。

1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承瑜 - 博士后 -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