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农吉利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农吉利,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的全草。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积之功效。常用于痢疾,热淋,喘咳,风湿痹痛,疔疮疖肿,毒蛇咬伤,小儿疳积,恶性肿瘤等病症的治疗。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积。

主治用于痢疾,热淋,喘咳,风湿痹痛,疔疮疖肿,毒蛇咬伤,小儿疳积,恶性肿瘤等病症的治疗。

相关配伍1.治风湿关节痛 野百合、全缘榕各15g,南蛇藤根24g,猪排骨酌量,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白带 野百合30g,水杨柳15g,白鸡冠花15g,百花乌豆30g,木通30g,土茵陈15g,煮鸡蛋食。(《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研末调敷或撒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禁忌本品有毒,内服宜慎。有肝肾疾患者禁服。

采集加工7-10月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理特性直立草本,体高30-100厘米,基部常木质,单株或茎上分枝,被紧贴粗糙的长柔毛。托叶线形,长2-3毫米,宿存或早落;单叶,叶片形状常变异较大,通常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两端渐尖,长3-8厘米,宽0.5-1厘米,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丝质短柔毛;叶柄近无。

总状花序顶生、腋生或密生枝顶形似头状,亦有叶腋生出单花,花1—多数;苞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小苞片与苞片同形,成对生萼筒部基部;花梗短,长约2毫米;花萼二唇形,长10-15毫米,密被棕褐色长柔毛,萼齿阔披针形,先端渐尖;花冠蓝色或紫蓝色,包被萼内,旗瓣长圆形,长7-10毫米,宽4-7毫米,先端钝或凹,基部具胼胝体二枚,翼瓣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约与旗瓣等长,龙骨瓣中部以上变狭,形成长喙;子房无柄。

荚果短圆柱形,长约10毫米,苞被萼内,下垂紧贴于枝,秃净无毛;种子10-15颗。花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长环境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荒地路旁及山谷草地,海拔70-1500米。分布到中南半岛、南亚、太平洋诸岛及朝鲜、日本等地区。

药材性状茎圆柱形,稍有分枝,表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茸毛。单叶互生,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暗绿色,下表面有柔毛,全缘。荚果长圆柱形,包于宿存花萼内,宿萼5裂,密被棕黄色或白色长毛;种子细小,肾形或心形而扁,成熟时棕色,有光泽。气无,味淡。

12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新亮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