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七,为蓼科翼蓼属植物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 et Diels翼蓼的块根。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除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烧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风湿痹痛。入药部位
根。
性味味苦、涩、辛;性凉。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除湿止痛。
主治用于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烧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风湿痹痛。
禁忌《陕西中药志》脾胃虚寒者慎用。
相关配伍1、治疮疖:鲜荞麦七适量,捣烂外敷。(《陕西中草药》)
2、治烧伤:红要子四两,大黄一两,地榆一两,冰片五钱,香油一斤。前四味共研细面,香油调和,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3、治腹泻、痢疾、便血:红要子一两,地榆一两。共研面。每服三钱,一日二至三次,开水冲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4、治腰痛:荞麦七、芋儿七、桃儿七各二钱。共研细粉。白酒冲服,每次一钱,每日二次。(《陕西中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采集加工秋季挖出块根,去掉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茎蔓延,不分枝,长达2米。叶通常2-4簇生,有细长柄;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顶端狭尖,基部宽心形;托叶鞘膜质,顶端尖。
花序总状,腋生,有长总花梗,通常长于叶;苞片膜质,狭披针形;花梗有关节,在果期增大;花白色或淡绿色;花被5深裂,裂片矩圆形,在果期稍增大;雄蕊通常8,与花被近等长。瘦果卵形,有3个膜质翅,基部有3个角状物,黑褐色,伸出于宿存花被之外。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生于高山密林或山坡丛中。
药材性状块根肉质,不甚规则,大小不等,小者如拳,大者直径可至30厘米。根头部留有突起的茎基或支根残基,凹凸不平。表面棕红色至棕色,光滑或皱缩,剖面可见纵横走向的 维管束双纤维。质坚硬,难折断。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商品多切成厚片,厚约0.6~0.9厘米,一般直径2~6厘米。断面不平坦,粉红色或粉白色,带粉性。气微,味苦涩。
相关论述1、《陕西中药志》:止血凉血。治吐血,衄血,红白痢疾,崩带,风湿寒痹。
2、《陕西中草药》:凉血止血,除湿解毒。治痢疾,崩漏,腰腿痛,疖疮,疯狗咬伤。
12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新亮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