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金边兔耳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金边兔耳,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杏香兔儿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的全草。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北、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虚劳骨蒸,肺痨咳血,崩漏,湿热黄疸,水肿,肺痈,肠痈,痈疽肿毒,瘰疬结核,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肺、肝经。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治用于虚劳骨蒸,肺痨咳血,崩漏,湿热黄疸,水肿,肺痈,肠痈,痈疽肿毒,瘰疬结核,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1、治肠痈,肺痈:兔耳草二两,白石楠叶嫩脑十二个,好酒煎服。(《纲目拾遗》引《慈航活人书》)

2、治骨蒸劳怯:兔耳一枝箭,蒸鸡服。(《纲目拾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包煎),10-15g;或研粉。外用:捣敷;或绞汁滴耳。

炮制采集加工5-8月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清水喷湿,稍润,切中段,干燥,筛去灰屑。

生理特性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或伸长,有时可离地面近2厘米,圆柱形,直或弯曲,直径1-3毫米,根颈被褐色绒毛,具簇生细长须根。茎直立,单一,不分枝,花葶状,高25-60厘米,被褐色长柔毛。叶聚生于茎的基部,莲座状或呈假轮生,叶片厚纸质,卵形、狭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11厘米,宽1.5-5厘米,顶端钝或中脉延伸具一小的凸尖头,基部深心形,边全缘或具疏离的胼胝体状小齿,有向上弯拱的缘毛,上面绿色,无毛或被疏毛,下面淡绿色或有时多少带紫红色,被较密的长柔毛,脉上尤甚;基出脉5条,在下面明显增粗并凸起,中脉中上部复具1-2对侧脉,网脉略明显,网眼大;叶柄长1.5-6厘米,稀更长,无翅,密被长柔毛。头状花序通常有小花3朵,具被短柔毛的短梗或无梗,于花葶之顶排成间断的总状花序,花序轴被深褐色的短柔毛,并有3-4毫米长的钻形苞叶;总苞圆筒形,直径3-3.5毫米;总苞片约5层,背部有纵纹,无毛,有时顶端带紫红色,外1-2层卵形,长1.8-2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尖,中层近椭圆形,长3-8毫米,宽1.5-2毫米,顶端钝,最内层狭椭圆形,长约11毫米,宽约2毫米,顶端渐尖,基部长渐狭,具爪,边缘干膜质;花托狭,不平,直径约0.5毫米,无毛。花全部两性,白色,开放时具杏仁香气,花冠管纤细,长约6毫米,冠檐显著扩大,于管口上方5深裂,裂片线形,与花冠管近等长;花药长约4.5毫米,顶端钝,基部箭形的尾部长约2毫米;花柱分枝伸出药筒之外,长约0.5毫米,顶端钝头。瘦果棒状圆柱形或近纺锤形,栗褐色,略压扁,长约4毫米,被8条显著的纵棱,被较密的长柔毛。冠毛多数,淡褐色,羽毛状,长约7毫米,基部联合。花期11-12月。

生长环境产于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北、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生于山坡灌木林下或路旁、沟边草丛中,海拔30-850米。

饮片性状根、茎、叶、花混合的段状。根茎棕褐色,须根多数。茎圆柱形紫红色,常有棕色长毛。叶多皱缩或破碎,黄绿色,被有较密的土黄毛。头状花序细长。白色。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羽状,黄棕色。气微,味淡。

12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新亮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