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分子极化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无论是非极性分子还是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内的正、负电荷中心都会发生相对位移,产生诱导偶极,这一过程叫作分子极化。极性分子在无外电场作用时所具有的极性,称为固有偶极。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所产生的极性,称为诱导偶极。1

分子极性分子中成键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同时,形成的共价键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叫做非极性共价键;成键两原子的电负性不相同时,形成的共价键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叫做极性共价键。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成键两原子的电负性差值,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同样,分子也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叫做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叫做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的正负电荷重心称为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对双原子分子而言,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一致,键有极性,分子必然有极性;键无极性,则分子无极性。对多原子分子而言,分子的极性取决于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如果各条键均无极性,则分子无极性,如P4、S8、石墨等。如果分子中键有极性,分子的极性还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分子空间构型完全对称时,键的极性被抵消,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无极性,是非极性分子,如CO2、CH4等;分子空间构型不对称时,键的极性不能抵消,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有极性,是极性分子,如H2O、NH3等。

分子的极性大小可以用偶极矩口描述。若分子中偶极的电量为q,偶极之间的距离为d,两者的乘积即为偶极矩μ。

偶极矩是一个矢量,单位为C·m,方向从正极指向负极。偶极矩的大小体现了分子极性的强弱,偶极矩越大,分子极性越强。偶极矩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下表为某些气态分子偶极矩的实验数据。2

分子的极化机理偶极矩是分子固有的,称作永久偶极矩(permanent dipole moment)。分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也能产生偶微矩。外电场的正极吸引分子中的电子,推斥原子核;外电场的负极吸引原子核,推斥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产生相对位移,这样产生的偶极矩称作诱导偶极矩(induced dipole moment),如下图所示。无论是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都会产生诱导偶极矩,所以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将增加。在此,外电场可以是正、负离子,也可以是极性分子。

外电场使分子中的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矩的现象称作极化(polarization)。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中心产生相对位移,分子发生变形,称为分子的变形性(deformability)。外电场愈强,分子变形性愈大,诱导偶极矩愈大。

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时也可以发生分子的极化,这正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重要原因。3

分子极化率描述电介质极化特性的微观参数,简称极化率。无论哪一种电介质,其组成的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会出现感应偶极矩。一般,分子的感应偶极矩μ与作用于它的有效电场强度Ei成正比,即

比例常数α称为分子极化率,单位是F·m2。

对应于电子位移极化、原子(离子)位移极化和转向极化的极化率分别为电子极化率、原子(离子)极化率和转向极化率。电子极化率αe的大小与原子或离子的半径有关,而与温度无关。离子极化率αi与离子间的距离有关,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增加很小。转向极化率αd与温度的关系密切,当场强不高而温度又不太低时,即分子热运动的无序化作用占优势的情况下,转向极化率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沛 - 副教授、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