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水功能区划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结合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在相应水域划定具有特定功能、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并能够发挥最佳效益的区域(即水功能区);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制定水域功能不遭破坏的水资源保护目标;通过各功能区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实现,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水功能区划分两级体系:一级区分水域水源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及其保护区;二级区分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这种分区可使水资源开发利用更趋合理,以求取得最佳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的和意义水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结合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在相应水域划定具有特定功能、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并能够发挥最佳效益的区域(即水功能区);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制定水域功能不遭破坏的水资源保护目标;通过各功能区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实现,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水功能区划是全面贯彻《水法》、加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是水资源保护措施实施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对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

指导思想结合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既满足当代和本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和其他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功能区划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水功能区划应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并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能力,以及国家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方针政策,使水功能区划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综合分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水功能区划应将水系系统作为同一整体考虑,分析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省界间、市界问、县界间、湖泊水库的不同水域,近、远期社会发展需求对水域保护功能的要求,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兼顾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划。上游水功能的划分,要考虑保障下游功能要求;支流功能的划分,要考虑保障干流水域的功能要求;当前功能区的划分,不能影响长远功能的开发。水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功能要求不同的水质标准,其中以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为优先重点保护对象。水功能区划要优先考虑其达到功能水质保护标准,对于渔业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专业用水实行统筹安排,分别执行专业用水标准。

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原则根据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文特征,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保证水功能区划中水质标准的合理性,既充分保护水资源质量,又有效利用环境容量,节省污水处理费用。

结合考虑现状使用功能和超前性原则水功能区划要以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确定的水资源主导使用功能为主,在人类活动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对水域未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之前,应保持现状使用功能。同时,水功能区划要体现社会发展的超前意识,结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引入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要为将来引进高新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留有余地。

相似性划分原则应综合考虑江河、湖泊及水库自然条件、污染现状及使用目标的相似性,并按相似性原则进行功能区的划分。

A 自然条件相似性。自然条件是制约水资源使用目标、使用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域自然条件不同,利用水资源的方向、方式和程度就有差异,对污染的净化能力也不同,改善环境的方向和措施也有区别,因此自然要素在水域中的数量和质量差异应成为划分水功能区的重要依据。

B 污染现状相似性。由于人类活动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环境特征,造成不同程度的水污染。因此污染现状不同,需要控制水污染的参数不同,水环境的改善途径也不同,所以水质污染现状相似性也是划分水功能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C 使用目标相似性。由于水资源的用途是多方面的,使用目标一致水质要求就相同,水质标准也就一致,在水资源保护的管理方面也易于统一。因此,水域使用目标相似,也是水功能区划的重要原则之一。

水质与水量统一考虑的原则水质与水量是水资源的两个主要属性。水功能区划的水质功能与水量密切相关,水功能区划时将水质和水量统一考虑,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辩证统一关系的体现。既要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量的需要,又要考虑对水质的要求。

便于管理,切实可行的原则水功能区划的方案要切实可行,其分配界限应尽可能地与行政区界线一致,以便于行政管理,使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措施能得以贯彻和落实,也便于行政监督管理的实施。同时,必须将水功能区的划分与水域允许纳污、入河排污口的布局及其允许排放量结合起来,真正有利于强化水资源保护的目标管理。

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水功能区划分在宏观上对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总体控制,协调地区间的用水关系;在整体功能布局确定的前提下,再在重点开发利用水域内详细划分各种用途的功能类别和水域界线,协调行业问的用水关系,建立功能区之问横向的并列关系和纵向的层次体系2。

水功能区划的要求总结以往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根据近几年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新的基础资料、分析技术与手段,编制水功能区划报告。

划分要紧密结合水系实际分析研究与水功能区划相关的重要问题,划分应突出流域及区域的重点并具有可操作性。

功能区划要充分考虑管理工作尽量将控制断面置于行政交界处,并考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要求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俊文 - 博士 -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