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太白参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太白参,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大卫马先蒿Pedicularis davidii Franch.、美观马先蒿Pedicularis decora Franch.、邓氏马先蒿Pedicularis dunniana Bonati的根。大卫马先蒿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美观马先蒿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邓氏马先蒿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之功效。用于脾肾两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

入药部位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归肾、脾经。

功效滋阴补肾,益气健脾。

主治用于脾肾两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

相关配伍1、治体虚头晕:太白参、党参各15g,细辛3g。水煎服。(《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骨蒸潮热,周身关节疼痛:太白洋参120-250g,炖猪肉或猪蹄,分数次食。(《陕西中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30-60g)。

使用注意反藜芦。忌生冷饮食及浆水。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晾干。

形态特性1、大卫马先蒿又名:扭盔马先蒿,大卫氏马先蒿。多年生草本,高15-30cm,高者可达50cm。根粗大,多自根颈下发出2-4条侧根,粗线形式略作纺锤形,长约7cm,肉质,须根多,束生于根颈四周。根茎短,直立。茎单出或自根茎上端发出多条。叶在茎下部者多假对生,上部者互生;基生叶或茎下部的具长柄,长可达5cm,扁平,沿中肋具狭翅;叶片膜质;卵状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约7cm,宽约2cm,羽状全裂,裂片羽状浅裂或半裂,边缘有重锯齿,齿端有小刺尖。总状花序顶生,长13-18cm,疏稀;苞片叶状,上部的比萼短,3深裂;花梗短,长1.5-3mm,纤细,密被短毛;萼膜质,卵状圆管形,前方开裂至管沟中部或更深,3齿裂,后方的1枚较小而钻形,其余的条形,均全缘;花冠紫色或红色,长12-16mm,筒伸直,盔的直立部分在自身的轴上扭旋两整转,复在含有雄蕊部分的基部强烈扭折,使喙指向后方,卷成半环状,端2浅裂,下唇大,中裂片小,宽倒卵形。蒴果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10mm,宽4-5mm,两室极不等。花期6-8月,果期8-6月。

2、美观马先蒿。高达1米,干时多少变为黑色,多毛。茎简单或有时上部分枝,中空,生有白色无腺的疏长毛。根茎粗壮肉质,以多少伸长而具节的鞭状根茎连接于接近地表而生有稠密须状根的根颈之上。叶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宽达25毫米,深裂至2/3处为长圆状披针形的裂片,裂片达20对,缘有重锯齿。花序穗状而长,毛较密而具腺,下部之花疏距,上部较密;苞片始叶状而长,愈上则愈小,变为卵形而具长尖,全缘;花黄色,萼有密腺毛,很小,长仅3-4毫米,少有更长者,齿三角形而小,锯齿不明显或几全缘;花管长12毫米,有毛,约长于萼三倍,下唇裂片卵形,钝头,中裂较大于侧裂,盔约与下唇等长,舟形,下缘有长须毛。果卵圆而稍扁,长14毫米,宽8毫米,两室相等,端有刺尖。

3、邓氏马先蒿又名:褐毛马先蒿。高大草本,干时多少变黑,全身多褐色之长毛,高可达160厘米。根茎粗壮肉质,以较细的鞭状根茎连接于根颈,根颈周围生有稠密的须根一丛。茎单出或数条,粗壮中空,大者径可达12毫米,上部有时分枝。叶中部者最大,下部者较小而早枯,上部者渐小而变苞片,基部抱茎;叶片长披针形,羽状深裂至距中脉1/4处,裂片披针状长圆形,最多每边15枚,有小裂或重锯齿,两面均有疏毛,齿有胼胝。花序除下部稍疏外常稠密,多腺毛,长达20厘米,在果中达26厘米;苞片上部者仅稍长于萼;萼长达7毫米,有密腺毛,齿有锯齿;花冠较大,黄色,长达20毫米(不计转向前方的盔部),管长12毫米,有毛,盔的直立部分稍向前弓曲,含有雄蕊的部分转折向前作舟形,下缘有长须毛,下唇约与盔等长,中裂宽过于长而为横肾脏形,宽于侧裂。蒴果较本系各种都大,卵状长圆形,长17毫米,宽9毫米,两室相等,有小凸尖;种子三角状肾脏形,有清晰的网纹,长3毫米,宽1.2毫米。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1、生于海拔1750-3500m的沟边、路旁及草地上。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2、生于海拔2200-2700m的荒草坡及疏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3、生于海拔3400-3700m的山坡及林下。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陕西全国中草药汇编》:“益气养阴止痛。治病后体虚,阴虚炒热,关节疼痛。”

附注同属植物粗野马先蒿PedicularisrudisMaxim.根亦作太白参用。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迎寒 - 讲师,博士 - 承德医学院中药系中药药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