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羊蹄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羊蹄叶,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和尼泊尔酸模Rumex nepalensis Spreng.的叶。羊蹄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各地。尼泊尔酸模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具有凉血止血,通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肠风便血,便秘,小儿疳积,痈疮肿毒,疥癣。

入药部位叶。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心、脾、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通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

主治肠风便血,便秘,小儿疳积,痈疮肿毒,疥癣。

相关配伍1、治小儿疳积:取羊蹄叶作菜食之。(《普济方》)

2、治悬痈,咽中生息肉,舌肿:羊蹄草煮取汁,口含之。(《千金要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含漱。

使用注意脾虚泄泻者慎服。

1、《食疗本草》:“不宜多食。”

2、《本草图经》:“多啖令人下气。”

3、《本草衍义补遗》:“多食亦令人大腑泄滑。”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羊蹄又名猪耳朵、天王叶。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00厘米,上部分枝,具沟槽。基生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8-25厘米,宽3-10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 边缘微波状,下面沿叶脉具小突起;茎上部叶狭长圆形;叶柄长2-12厘米;托叶鞘膜质,易破裂。花序圆锥状,花两性,多花轮生;花梗细长,中下部具关节; 花被片6, 淡绿色,外花被片椭圆形,长1.5-2毫米,内花被片果时增大,宽心形,长4-5毫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网脉明显,边缘具不整齐的小齿,齿长 0.3-0.5毫米,全部具小瘤,小瘤长卵形,长2-2.5毫米。瘦果宽卵形,具3锐棱,长约2.5毫米,两端尖,暗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 6-7月。

尼泊尔酸模又名尼泊尔羊蹄。本品与羊蹄的区别在于:叶片卵状长圆形,下部较宽,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两面的叶脉及叶缘均被白色短毛;结果时增大的内花被边缘具7-10对针刺,针刺先端呈钩状弯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羊蹄生于山野、路旁、湿地。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各地。

尼泊尔酸模生于沟谷、河岸及湿地。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状鉴别叶枯绿色,皱缩。展平后基生叶具较长叶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6-22cm,宽4-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边缘微波状皱褶;茎生叶较小,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气微,味苦涩。

药理作用1、抑菌作用。

2、抗组织和抗胆碱作用。

相关论述1、《日华子》:“贴叶治小儿疳虫,杀胡夷鱼、鲑鱼、檀胡鱼毒,亦可作菜食。”

2、《滇南本草》:“贴热毒红肿,血风癣疥。”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科力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