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藤乌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藤乌头,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或拳距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 var. circinatum W.T.Wang的块根。瓜叶乌头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拳距瓜叶乌头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癣疮。

入药部位块根。

性味味辛、苦,性热。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癣疮。

相关配伍治癣疮:藤乌头,研末水调敷。(《中国药用植物纲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未经炮制,不宜内服。热证及孕妇禁服。皮肤破损或伤口者亦禁外用。本品中毒时出现全身僵硬、喉头麻木、憋气等症状。

炮制一、采集加工秋、冬季采挖块根,洗净泥沙,剪去须根,切片,晒干。

二、炮制方法清水浸漂至略有麻味,用甘草、黑豆煎汤拌蒸或同煮透后,取出,切片,晒干。

形态特性1、瓜叶乌头:块根圆锥形,长1.6-3厘米,粗达1.6厘米。茎缠绕,无毛,常带紫色,稀疏地生叶,分枝。茎中部叶的叶片五角形或卵状五角形,长6.5-12厘米,宽8-13厘米,基部心形,三深裂至距基部0.9-3.2厘米处,中央深裂片梯状菱形或卵状菱形,短渐尖,不明显三浅裂,浅裂片具少数小裂片或卵形粗牙齿,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浅裂;叶柄比叶片稍短,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总状花序生茎或分枝顶端,有2-6(-12)朵花;轴和花梗无毛或被贴伏的短柔毛;下部苞片叶状,或不分裂而为宽椭圆形,上部苞片小,线形;花梗常下垂,弧状弯曲,长2.2-6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下部或上部,线形,长3-5毫米,宽约0.5毫米,无毛;萼片深蓝色,外面无毛或变无毛,上萼片高盔形或圆筒状盔形,几无爪,高2-2.4厘米,下缘长1.7-1.8厘米,直或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近圆形,长1.5-1.6厘米;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唇长5毫米,距长约2毫米,向后弯;雄蕊无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5,无毛或偶而子房有柔毛。蓇葖直,长1.2-1.5厘米,喙长约2.5毫米;种子三棱形,长约3毫米,沿棱有狭翅并有横膜翅。8-10月开花。

2、拳距瓜叶乌头:块根圆锥形,长1.6-3厘米,粗达1.6厘米。茎缠绕,无毛,常带紫色,稀疏地生叶,分枝。茎中部叶的叶片五角形或卵状五角形,长6.5-12厘米,宽8-13厘米,基部心形,三深裂至距基部0.9-3.2厘米处,中央深裂片梯状菱形或卵状菱形,短渐尖,不明显三浅裂,浅裂片具少数小裂片或卵形粗牙齿,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浅裂;叶柄比叶片稍短,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总状花序生茎或分枝顶端,有2-6(-12)朵花;轴和花梗无毛或被贴伏的短柔毛;下部苞片叶状,或不分裂而为宽椭圆形,上部苞片小,线形;花梗常下垂,弧状弯曲,长2.2-6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下部或上部,线形,长3-5毫米,宽约0.5毫米,无毛;萼片深蓝色,外面无毛或变无毛,上萼片高盔形或圆筒状盔形,几无爪,高2-2.4厘米,下缘长1.7-1.8厘米,直或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近圆形,长1.5-1.6厘米;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唇长5毫米,距长约2毫米,向后弯;雄蕊无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5,无毛或偶而子房有柔毛。蓇葖直,长1.2-1.5厘米,喙长约2.5毫米;种子三棱形,长约3毫米,沿棱有狭翅并有横膜翅。8-10月开花。

生长环境1、瓜叶乌头:生于海拔1700-2200m的山地林中或灌木林中。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2、拳距瓜叶乌头: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

药材性状根圆锥形,长2-5cm,直径1-2cm。表面深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不平,有须根残存。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平坦,深棕色,可见五角形的环纹。

现代应用用于治疗无名肿毒,跌打损伤肿痛和皮肤真菌性感染等。

相关论述《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镇痛,搜风祛湿。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剑宇 - 讲师,博士 - 承德医学院中药系中药药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