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草,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藤麻Procris wightiana的茎叶。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退翳明目,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角膜云翳,风火赤眼,烧烫伤,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皮肤溃疡。
入药部位茎叶。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效退翳明目,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角膜云翳,风火赤眼,烧烫伤,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皮肤溃疡。
相关配伍治角膜云翳,急性结膜炎:用(眼睛草)鲜品适量,煎水,冷却过滤。滴眼,每日2-3次。(《云南中草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冷却过滤作滴液用。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
形态特征藤麻,又名虾公菜、乌来麻。多年生草本。茎肉质,高30-80厘米,不分枝或分枝,无毛。叶生茎或分枝上部,无毛;叶片两侧稍不对称,狭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5-)8-20厘米,宽(1.5-)2.2-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中部以上有少数浅齿或波状,钟乳体稍明显或明显,长0.1-0.3毫米,侧脉每侧5-8条;叶柄长1.5-12毫米;托叶极小,卵形,脱落。退化叶狭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7毫米,宽1.5-7毫米。雄花序通常生于雌花序之下,簇生,有短丝状花序梗,有少数花。雄花五基数;花被片长圆形或卵形,长约1.5毫米,顶端之下有短角状突起。雌花序簇生,有短而粗的花序梗,或有时无梗,直径1.5-3毫米,有多数花;花序托半圆球形,无毛,无苞片;小苞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约0.4毫米,无毛。雌花无梗;花被片约4枚,船状椭圆形,长约3.5毫米,无毛;子房椭圆形,长约0.3毫米,柱头小。瘦果褐色,狭卵形,扁,长0.6-0.8毫米,常有多数小条状突起或近光滑。
生长环境生于中海拔至高海拔的密林下溪边岩石上。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相关论述《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散瘀消肿,退翳明目。主治角膜云翳,急性结膜炎,水火烫伤,骨折,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皮肤溃疡。”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随清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