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酸藤木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酸藤木,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Embelia laeta (L.) Mez的枝叶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红肿,齿龈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透地龙、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入地龙

入药部位枝叶或根。

性味味酸、涩,性凉。

归经归心、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主治咽喉红肿,齿龈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1、治小儿头癣:酸藤木根1.5g,水煎浓汤,温洗患处,每日洗两次。连洗3日。《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

2、治脱肛,子宫下垂:酸藤木根30g,红蓖麻根15g,勒鲁根(露兜树根)25g,鸡肉适量,共煲服。《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含漱。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酸藤子,又名酸果藤。攀援灌木或藤本,稀小灌木,长1-3m。叶互生;叶柄长5-8mm;叶片坚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cm,宽1-1.5cm,稀长达7cm,宽2.5cm,先端圆形、钝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背面常有薄白粉,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生于前年无叶枝上,长3-8mm,被细微柔毛,有花3-8朵,基部具1-2轮苞片;花梗长约1.5mm,有时被微柔毛,小苞片钻形或长圆形,具缘毛,通常无腺点;花4数,长约2mm;花萼基部连合达1/2和1/3,萼片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急尖,具腺点;花瓣白色或带黄色,分离,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圆形或钝,长约2mm,具缘毛,里面密被乳头状突起,具腺点;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略超出花瓣,基部与花瓣合生,花丝挺直,花药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较花瓣略长,子房瓶形,花柱细长,柱头扁平或几成盾状。果球形,直径约5mm,腺点不明显。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4-6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00-1800m的草丛、灌丛或林下。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叶片多卷曲,展平后呈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5.5cm,宽1-2.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侧脉不明显。叶柄短,长5-8mm。有时可见小枝细圆柱形,长短不一,紫褐色。气微,味酸。

药理作用消炎作用。

相关论述《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去毒消肿。”“根治闭经;鲜叶:捣取汁外搽治皮肤瘙痒。”

1234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剑宇 - 讲师,博士 - 承德医学院中药系中药药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