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耳子草,中药名。为菊科火绒草属植物长叶火绒草Leontopodium longifolium Ling的全草。植物长叶火绒草,分布于我国西藏西部和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高原及昆仑、祁连等山脉、陕西中部和山西中部的秦岭和吕梁山脉、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东部,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分布。具有疏风清热,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外感发热,肺热咳嗽,支气管炎。
入药部位植物长叶火绒草的全草。
性味味辛,性凉。
归经入肺经。
功效疏风清热,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发热,肺热咳嗽,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炮制采集加工:夏季采收,洗净,晾干。
形态特性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分枝短,有顶生的莲座状叶丛,或分枝长,平卧,有叶鞘和多数近丛生的花茎,或分枝细长(达30厘米)成匍枝状,有短节间和细根和散生的莲座状叶丛。花茎直立,或斜升,高2~45厘米,不分枝,纤细或粗壮,草质,被白色或银白色疏柔毛或密茸毛,全部有密或疏生的叶,节间短或达3厘米,上部节间有时较长。基部叶或莲座状叶常狭长匙形,渐狭成宽柄状,近基部又扩大成紫红色无毛的长鞘部;茎中部叶直立,和部分基部叶线形、宽线形或舌状线形,长2~13厘米,宽1.5~9毫米,基部等宽或下半部稍狭窄,顶端急尖或近圆形,有隐没于毛茸中的小尖头,两面被同样的,或下面被较密的白色或银白色疏柔毛或密茸毛,上面不久脱毛或无毛;中脉在叶下面凸起,有时另有2条基出脉。苞叶多数,较茎上部叶短,但较宽,卵圆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急狭,上面或两面被白色长柔毛状茸毛,较花序长1.5~2或3倍,开展成径约2~6厘米的苞叶群,或有长序梗而成径达9厘米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径6~9毫米,3~30个密集。总苞长约5毫米,被长柔毛;总苞片约3层,椭圆披针形,顶端无毛,有时啮蚀状,露出毛茸之上。小花雌雄异株,少有异形花。花冠长约4毫米;雄花花冠管状漏斗状,有三角形深裂片;雌花花冠丝状管状,有披针形裂片。冠毛白色,较花冠稍长,基部有细锯齿;雄花冠毛向上端渐粗厚,有齿;雌花冠毛较细,上部全缘。瘦果无毛或有乳头状突起,或有短粗毛。花期7~8月。
生长环境生于高山和亚高山的湿润草地、洼地、灌丛或岩石上,海拔1500~4800米。
分布区域我国西藏西部和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高原及昆仑、祁连等山脉、陕西中部和山西中部的秦岭和吕梁山脉、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东部,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分布。
相关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能。用于肺热咳嗽、支气管炎。”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楚立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河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