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小豆柴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小豆柴,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Lyoniavillosa(Wall. ex C. B. Clarke) Hand.-Mazz.的枝、叶。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疥,麻风。

入药部位枝、叶。

性味味微酸,性温。

功效祛风湿,活血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疥,麻风。

相关配伍1、治疥疮及烂疮:小米柴适量。煎水洗。

2、治疥疮发痒:小米柴适量。捣绒,擦患处。

3、治麻风:小米柴、三棱草(八面风)、牛屎树各250g。共捣绒,煎水洗。(1-3方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绒擦;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多作外用。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性毛叶珍珠花又名:西藏梫木、毛叶南烛,毛叶米饭花,柔毛南烛,野胡椒,油萝树。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常成薄片脱落;小枝纤细,当年生枝条被淡灰色短柔毛,一年生以上枝条黄色或灰褐色,无毛。叶纸质或近革质,卵形或倒卵形,长3-4.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具短尖头,稀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或略成浅心形,表面深绿色,除叶脉上疏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背面淡绿色,被灰褐色长柔毛,脉上通常较多,中脉在表面下陷,在背面凸起,侧脉羽状,4-5对,在背面显著;叶柄长4-10毫米,被毛,腹面有沟槽,背面圆形。总状花序腋生,长1-4(-7)厘米,下部有2-3枚叶状苞片,小苞片早落;花序轴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梗长约4毫米,密被柔毛;花萼5裂,裂片长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4毫米,顶端钝圆至锐尖,外面疏生柔毛及腺毛;花冠圆筒状至坛状,长5-8毫米,直径3-4毫米,外面疏被柔毛,顶端浅5裂,裂片钝尖;雄蕊10枚,花丝长约4毫米,被长柔毛,顶端无芒状附属物;子房近球形,有毛,柱头细小。蒴果近球形,直径约4毫米,微被柔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生于灌木林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药材性状本品之干燥叶片皱缩,破碎,平展之完整叶片灰绿色,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2.5-7cm,宽2-2.5cm,先端钝,基部圆形,偶有近心形,全缘,被疏毛,侧脉6-9对,具短柄。气微,味微酸。以叶片完整,色绿者为佳。

相关论述《贵州民间药物》:“治皮肤疮毒。”

附注本品之枝也入药,功效同叶。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楚立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河北中医学院